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已经到了大雪时节,此时南方的天气温润如初,而北方则进入了天寒地冻、雪花满天的季节。
如果说小雪节气是“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那么大雪节气便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此时的雪花在凛冽的北风中更加显露出它独特的魅力。
文章插图
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中的鹖鴠,也就是寒号鸟,在这个季节,寒号鸟很少再发出鸣叫声;到了二候,老虎开始出山寻求配偶;更神奇的是,到了更冷的三候,一种名为“荔”的兰草开始长出新芽。
自古以来,关于冬天与雪的诗有很多,今天,不妨与大家分享李白的这首《北风行》,看看当年北京周边的雪花有多大?李白当时的心情又如何?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52年,距离安史之乱的爆发只有3年的时间。当年李白漫游到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带,此时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
李白很少见到这样的天气,再加上当地一位妇人向他诉说在战争前线的丈夫已经去世的消息,他写下了这首悲天悯人的《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的诗总是带有一丝神话和浪漫主义色彩,这首《北风行》亦是如此。诗的开篇便引用了《淮南子》里的一个神话故事:传说有一种人面龙身的神兽,叫做烛龙,它住在极北方的太阴之地。烛龙神通广大,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夜晚。
文章插图
烛龙住的地方连太阳和月亮都照射不到,只有北风咆哮的叫声和漫天大雪。这里的雪花大的像席子一样,大片大片地落在轩辕台上。
李白眼中的大雪可不像岑参写的那般美妙,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充满了残酷和冷峻,甚至还有一丝恐怖。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李白寥寥几句诗,便向我们展示了北方的苦寒之感,实际上,也是为了衬托女主人公的心情。
在天寒地冻的幽州,李白遇到一位妇人,这位妇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而是眉头紧蹙地倚靠在柴门外,望着路上的行人,她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归来。
李白一问才知,原来她的丈夫到了更加偏远寒冷的边塞去当兵,对李白而言,幽州已经是苦寒至极,那更遥远的北方岂不是更加难以承受。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为了国家的安危,丈夫手提宝剑向北出征,这是何等气魄,真有大唐男儿的气魄,而家中只剩下一个绣着虎纹金线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对白羽箭。
此时的羽箭已经沾满了尘土,还结满了蜘蛛网,可见其存放时间已经很长了。这一对白羽箭是丈夫最喜爱的物品,如今再也看不到了,因为他的丈夫已经在战斗中死去。曹松在《己亥岁二首》中曾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本就残酷,即便胜利,也要牺牲很多将士,从这一点看,李白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人。
妻子失去了丈夫,悲痛不已,于是将他生前最心爱的白羽箭烧掉,化为灰烬,或许这样能安慰一下丈夫逝去的亡灵。
诗的最后一句可谓是神来之笔:“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滚滚黄河之水虽然汹涌,却能用一捧捧的土来塞住,而思妇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却如同这满天飞雪,无边无际,无法消除。
文章插图
通过这首诗,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李白的伟大,他虽然是浪漫主义诗人,但是却有着和杜甫一样的赤子之心,无论是对大唐还是对普通百姓。从这一点看,李白的确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 今日大雪,以“雪”为主题的微信图文如何排版?
- 作为一名美术生,不止画别人,还被别人画!
- 封“神”纪?|叶非夜:言情小说不止是“喂糖” 还要传播快乐抵抗焦虑(下)
-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首场雪遇上首个警察节...
- 今日进三九,俗语“三九不落雪,脱袄过寒冬”,啥意思?
- 数九到来,今日进“三九”,俗语“三九四九,冻破碓臼”啥意思?
- 今日三九,农谚“三九不刮风,来年一场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大雪纷飞的时候,也是码字的好时间,涂鸦“傲雪”十二首,以为念
- 《穿堂惊掠琵琶声》向着朝阳,我走过冬夜寒风
- 京剧张飞一般是什么脸?张飞是黑脸还是蓝脸?蚂蚁庄园1.8今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