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供春款式即“树瘿壶”,是现今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完整花塑器,是紫砂发展史上记载的第一件作品,世人称作“紫砂壶鼻祖”。
文章插图
国家博物馆藏 供春壶关于这把“史上第一”的紫砂壶,仍然存有诸多争议。但史上第二把牛壶就不同了,它是出土的,也是出土紫砂壶中年代最早的一把,这把壶便是吴经提梁壶。
文章插图
南京博物馆藏 吴经提梁壶1965年考古队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挖掘后证实是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之墓。墓中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壶,因此壶无款识,便以其主人来命名,称为吴经提梁。
文章插图
吴经提梁壶为早期紫砂作品,壶体量较大,通高近18cm。胎质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粘附着缸坛釉泪,这些缸坛釉泪,这表明当时烧制紫砂器仍没有另装匣钵。
文章插图
色泽呈肝红,球腹,平底,矮直颈,圆平盖,葫芦状钮,弯流。流与腹间贴塑柿蒂装饰纹,掩盖两者之间的衔接痕迹。倭角式高提梁,后部内有一拴绳系盖的小系,壶盖背面有简单的十字形筋。史料中对吴经的记载很少,但他应该是喜欢喝茶的,否则不会至死都把紫砂壶带着。作为史上出土的第一把紫砂壶,撇开供春不说,它真的算是一把牛壶了!历史上,除了这一把紫砂提梁壶,还诞生了不少经典传世提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大彬提梁,是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创。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将方与圆尽寓一身。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
文章插图
▲香港茶壶文物馆 旭茂提梁壶身为扁球形,弯流粗壮,矮颈肥硕,平压盖,葫芦钮。特大圆提梁横跨壶体,犹如长虹。壶之优美,关键是看作者对造型能力的把握,看他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高低,提梁的空间虚实,体梁的粗细流畅等,都与壶身的实体有细致的比例关系。
文章插图
此壶是由顾景舟大师和高庄先生共同设计、顾老制作的景舟提壁壶。这款壶也是当年二人在观摩参考大彬、旭茂提梁之后创制,壶身直行,肩腹弧平行,口颈部有一条肩与口的分割线,稍厚于壶盖面,润泽饱满。流根部稍粗,中间瘦。至头上加粗,流口孔放大,使倾水有压力感,出水更爽利。使流与壶身协调一致。提梁壶,扁圆柱形壶体,雍容大度;壶盖似一块古雅的玉璧,严丝合缝,再嵌入一块微微凸起的扁圆钮,形如大小两块玉璧,相映成趣。提梁把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整体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线面简洁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
文章插图
此款原作藏于故宫博物院,为清代制壶名家杨彭年所作。壶身扁圆,短弯流,整体气韵到位。采用硬耳式三叉高提把,制作工艺极其精湛。线条自然有力,烧制竟毫无变形,其钮更是点睛之作,以「太湖石」为形,褶皱自然,神韵俱佳。
- 大西洲|除了大洋洲,你还听过大西洲吗?历史上真的有大西洲吗?
- 世界大战|史上伤亡最小的战争,没有开过一枪一炮,伤亡只有一头猪
- 特别|历史上最特别的六位武状元,年纪最小仅9岁,最牛的当了皇帝
- 历史|今天我们说一说历史上的陈圆圆和作品中的陈圆圆有什么区别?
- 楚汉|史上最坑儿的母亲,一副好牌打的稀烂,还把儿子的太子之位弄丢了
- 新嫁娘词|史上最工整的一首诗,被赞“一字难改”,已是千古名作
- 探寻|从“画史”开始,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画院发展
- 历史|我国历史上5个著名的关隘,看看都有哪些,分别位于哪些地方?
- 真的|“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打王鞭,在古代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 中国史|中国史上画龙第一人,一条龙价值500万,乾隆:已达无与伦比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