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法制日报】;
● 当汉服这个曾经只局限于小众群体爱好的服饰不断破圈,意味着一个可以更加大众化消费品类的诞生,但与此同时,汉服圈“山寨与正品之争”也愈演愈烈
● 自2019年开始,行业内出现大规模的商标抢注事件,这或许是汉服市场初创期留下的隐患
● 只有鼓励越来越多的汉服商家保护知识产权,形成权威的行业标准,才能进一步促进汉服的品牌化、产业化,真正走出小众市场的局限
□ 本报采访人员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解亦鸿
没人能够否认如今汉服市场的火热。相关数据显示,过去3年,天猫的汉服品类销售额增长超过6倍。今年上半年,在天猫购买汉服的消费者达到2000万人,未来汉服的潜在消费者将超过4亿人。
而新的年轻人聚集平台还在加速推动汉服的流行。来自哔哩哔哩的数据显示,2019年平台上国风爱好者达到8347万人,其中83%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
当汉服这个曾经只局限于小众群体爱好的服饰不断破圈,意味着一个可以更加大众化消费品类的诞生,但与此同时,不少店铺只看见市场红利,缺乏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近年来汉服圈“山寨与正品之争”愈演愈烈。
小众汉服逐渐破圈
潜力巨大资本入局
《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的“华”就是指汉服,其华美、优雅、端庄,含蓄而包容,蕴涵着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华礼仪文化。
有国风爱好者认为,今天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的“汉服风潮”,传递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民族传承。
在汉服成为一种现象级符号之前,人们对其有一个模糊的描述——古装。随着“95后”“00”后日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汉服被定义为独立的服装消费品类。
2019年3月,“淘宝新势力周”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显示,在时尚搜索关键词趋势TOP10中,汉服位列女装排行榜第三。“汉服”搜索量同比增长两倍,连续数月搜索人数超“衬衫”。
六六是一名汉服店主,他对汉服近年来的火热发展深有体会。据他介绍,在全球最大的纺织市场——浙江绍兴柯桥纺织市场的一层,可以窥见汉服的发展,这里的每一家布料店铺门口都挂满了汉服的服装面料,而一年以前,这里售卖汉服面料的店铺不足5家。
经营汉服品牌已经长达6年的吴晓回忆,最初很难找到专门做汉服的厂家,基本都是偏古装、戏服或是那种做时装之外附带做汉服的。而现在,全国差不多已经有20多家专业做汉服的厂家。
2019年9月,央视财经报道称,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估算已超过200万人,市场总规模约为10.9亿元。
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汉服市场,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入局。据悉,阿里和虎牙相继上线主打汉服社交功能的App,而且申请了多个类别的商标保护。
但对于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的店主来说,稍不留意,自己苦心经营的汉服品牌就有可能被人“拿走”了。
汉服品牌商金先生在接受财经媒体“霞光社”采访时说,坚持做原创的成本非常高,圈子里做山寨汉服的人非常多。短期来看,山寨确实更赚钱,也能节省很多成本,但不能长期发展,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山寨问题,“如果突然有一款有山寨的可能性,就会被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或自己的圈子里‘挂’出避雷,一旦进入黑名单,就会被定在‘山店’的耻辱柱上,品牌口碑就很难维系了”。
山寨汉服充斥市场
恶意抢注阻碍发展
在汉服圈,“山寨”和人们常说的“抄袭”已然是两个概念。
据业内人士介绍,“抄袭”是基于已有的图案,进行改编,提取其中的元素;而“山寨”是直接挪用原创商家设计的汉服面料,甚至抢注他人的店铺名称、商标。
近年来,“山寨与正品之争”成为汉服圈的热议话题。在山寨店主们投机取巧的非法商业行为中,原创汉服商家成为受害者。
据吴晓介绍,汉服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从款式设计、打板做样衣到最终的预售、出货,整套流程走完起码需要两个月时间。不过,也需要保证较快的款式更新,用新款吸引消费者,同时商家还要尽可能地打造“爆款”。
- 轻音乐|轻音乐《碎心的温柔》以情动人,唐清禾原创钢琴曲倍受追捧
- 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再放异彩
- 报名|2020“浮梁?源乡”原创乡村旅宿设计竞赛开始报名啦!
- 字迷|20年289期茅山道人3d字迷原创
- 定位|20年289期掌门人3D定位诗原创
- 原创|20年289期天下无双一语定三码原创
- 年度|文联年度优秀原创节目集体亮相
- 烟花|20年289期烟花沼泽七字定号码原创
- 大庆|原创美文丨我的大庆很柔软
- 诗词歌赋|红叶题诗: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