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二 )


蓝: 我们这一代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但我好像挺愿意一个人待着的,感觉自己跟自己玩,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萧:你会玩些什么呢?
蓝:小时候暑假我经常待在外婆家,他们二楼有一个露台,周围呢种了一圈月季花,我每天会去给花浇水,月季花边上长出小草,我也会跟他们对话。就在大人看来可能就是傻乎乎的那种行为我就特别热衷,心里总觉得,只要有生命的东西就非常可爱。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萧:但听说你最早涉入文学创作的时候,写过非常先锋甚至晦涩难懂的作品?
蓝:对,04年左右吧,感觉自己沉淀了一些作品,那时对自己的写作好像也有点自信,当时就在一个比较先锋的文学网站“黑蓝”上发表实验小说。其实还是蛮感谢的,因为通过这个平台,在写作的技巧和理解上有了连续的系统的训练。
萧:为什么尝试了那么多文学样式甚至是前卫的创作,最终回到了“看起来最低龄简单”的儿童文学?
蓝: 一方面是因为我师范毕业以后从事教学工作,依然和校园和孩子们打交道。那我记得有一次是在图书馆参加关于文学创作的讲座,讲演人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他对于儿童文学以及文学创作本身的一番言谈颠覆了我对儿童文学的很多观念,对当时处在创作瓶颈期的我,仿佛在心上撒下了一道光。会后我跟他聊了一些我的写作,他对我说:“我觉得你是可以写儿童文学的。”那对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02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为了重新出发,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归来
萧:注意到你最早写的《跑啊跑的程千里》《不让一个南瓜掉队》等都比较聚焦校园生活本身,但你近年来的小说,图景似乎更大更广阔了,会更多链接到思乡、追寻传统这些主题,这是一个有意的转变吗?
蓝:每一个写作者写到一定的程度,她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素材危机,所以你必须要找到更大的一个“富矿”,然后你行万里路,回头发现自己家乡本身就是一个大矿藏。比方我的家乡罗店镇,你别看这个镇小,但其中许多东西都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
比方说水、泥土,其实都属于一种生命的原型。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反而会帮助我在作品当中构建一个更大的世界,一个奇幻的世界。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萧:目前你自己最满意那一部小说的创作?
蓝:挂龙灯的男孩吧。
萧:哈哈give me five!虽然你虚构了一个“饮牛镇”,但作为罗店崽我能一眼看出它就是罗店。
蓝:没错。我当时写作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就是我童年的那个罗店镇,有小桥还有小街小巷。小镇上每年元宵节,会有挂龙灯的这样一个习俗。这也和我们罗店古镇花灯这一个非遗的传承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当时还找到了一本由我们镇上手工艺人朱玲宝老先生撰写的《罗店彩灯》这本书,里面果然有做龙灯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就选取了荷花龙灯的那个做法。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
文章插图
小说里还写到一个寺院,其实原型就是宝山寺。小男主弘真最终把灯挂上了寺庙塔顶,其实当时我在写的时候宝山寺还是没有塔的。但是今年我再去兜的时候发现,宝山寺怎么真的有一座塔了。
萧:简直预言家呢!
蓝:是啊预言家,所以我觉得生命真是太神奇了太美妙了,所以我在整个写作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完成了对我家乡的一种童年的一种回溯。
 罗店|罗店,遇见古镇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