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丝绸之路 , 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 从此开通了中国王朝与西方交流的官方通道 。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那么 ,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是自汉代才开始的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代文献中的重要线索——西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交往
在著名的《穆天子传》里 , 就记载着西周穆王游历四方的事迹 。《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着穆王西行途中会见西王母的事: “吉日甲子 , 天子宾于西王母 。乃执白圭玄璧 , 以见西王母 , 好献锦组百纯 , □组三百纯 , 西王母再拜受之 。”关于穆王与西王母会见的地点究竟是现在的哪里 , 学术界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诸多观点中 , 近者认为是在甘肃、青海至新疆一带 , 远者以为在黑海甚至更西 , 迄今尚无定论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 , 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 , 仙海 , 盐池……这是汉代史籍中唯一明确与西王母所在有关的记载 。临羌在今青海湟源东南 。从《穆天子传》等文献的记载 , 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手段 , 我认为 , 西王母在甘肃、青海至新疆东部的可能性较大 。从考古学文化来看 , 西周时期这一带是寺洼文化的分布范围 。从文化面貌来看 , 寺洼文化与西周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流 。西王母很可能是创造寺洼文化的集团首领 。根据这一文献记载 , 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交流至迟在西周中期之初的穆王时期已经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一文献记载中 , 穆王赠送给西王母的物品为“锦组百纯 , □组三百纯” 。锦组应为带有花纹的丝织品 , 纯则为丝织布帛的单位 , 一段为一纯(音读为“屯”) 。就是说 , 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量的丝织品 。这应当是文献中有关丝织品赠送最早的记载 。那么 , 在考古学上有没有能够说明汉代以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证据呢? 下面 , 我就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 , 来探讨汉代以前中原地区和西域乃至以西地区的文化交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考古所见汉代以前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1.黍的原产地之争——万年前黍的发明和传播
及至十年前 , 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黍是在西亚出土的 。据此 , 国际农学界多认为黍是最早在西亚被栽培的 。2003年 , 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粟和黍 , 年代距今约10000年 , 被认为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粟和黍 。东胡林遗址发现的粟和黍两种栽培作物遗存对证明这两种农作物起源于中国华北地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考古实物证据 , 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 , 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先民们就与西域地区的居民发生了交流 。黍大约就是在这一交流的背景下被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居民们所栽培 。
与此同时 , 丝绸也在这一时期被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所发明 , 并随稻作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
2.彩陶传播方向的争论——彩陶文化西来说的终结和仰韶文化彩陶的西进
1921年 , 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了史前时期的遗址 , 根据这个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彩陶 , 即在陶器的表面绘有美观的彩绘图案 。安特生当年发现仰韶文化彩陶时 , 由于不了解它的年代 , 错误地提出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接受了来自西亚地区彩陶的影响而产生的 , 并以此作为中国原始文化接受来自西方文化影响的证据 , 这就是“彩陶文化西来说” 。新中国成立之后 , 多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和墓地被发掘 , 地层学和类型学特别是科学测年的结果表明 , 其年代可以早至距今6000多年 , 比西亚地区彩陶的年代要早 , 从而使“彩陶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
- 考古盗墓|你认识匈奴王阿提拉吗?它拥有多少宝藏?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秘密?
- 考古盗墓|光武帝原陵紧靠黄河边,屡屡泛滥的黄河水为何从不淹“刘秀坟”?
- 大结局|盗墓笔记真正的大结局,三叔对读者十年的承诺
- 将军墓|唐朝将军墓为何出现金代钱币?专家:盗亦有道,盗墓贼也有节操的
- 动容|发现于国外的国宝,失传了2000年,考古家破译后令人动容
- 山村|陕西山村出土唐朝公主墓,发现盗墓贼无耻行为,专家痛斥禽兽不如
- 兵马俑|世界各国考古学家都想挖,为何中国不让挖,这大墓太重要了!
- 孟姜村|云溪乡孟姜村墓葬考古发掘专家研讨会在衢江召开
- 专家|盗墓团伙50万炸出武惠妃墓,27吨国宝辗转海外,网友:高手
- 雕塑|法国挖出“抽象女神”,考古学家:2万年前的“人体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