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公元7世纪阿拉伯炼金术的兴起


金属|公元7世纪阿拉伯炼金术的兴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7世纪 , 伊斯兰教在中亚兴起 , 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 即中国史籍所称的大食国 。阿拉伯人富于求知精神 , 通过不断与东西方各民族相接触 , 不断地吸收东西方各民族的不同文化 , 融合成为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 。8世纪阿拔斯朝哈里发建立巴格达新城时 , 随着各项文化设施的建立 , 外来文化──既包括西方希腊、罗马的文化 , 也包括东方中国、印度的文化──像洪流一般注入了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炼金术的出现 , 即在这一时期 。从内容来看 , 阿拉伯炼金术既受到中国炼丹术的影响 , 也受到希腊哲学以及其他学术的影响 。这显示在以下几位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中 。
查比尔·伊本·赫扬为阿拉伯炼金术的早期(8世纪)代表人物 。他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医生 , 著有《物性大典》、《七十书》、《东方水银》等书 。他的这些著作为阿拉伯炼金术奠定了基础 。后来穆斯林的伊斯梅利亚派把这些著作汇编成了一部包罗万象的巨典──《查比尔文集》 。他在炼金术上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
基于亚里士多德组成物质的冷、热、干、湿四要素学说 , 他认为 , 四要素的两两互相配合 , 便形成世界上的各种金属 , 并使它们具有相应的内质 。例如 , 黄金与白银的内质是冷和干 , 只要使白银内质中的冷干比例调整得与黄金一样 , 就能使它变成黄金 。要想实现这一点 , 必须使用“点金药” 。希腊书中从未提到过“点金药” , 而中国炼丹术中 , 制取“点化药”正是主要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 , 中国炼丹术和希腊炼金方法很可能是在阿拉伯世界融合起来了 。既然中国炼丹家认为硫黄属“阳” , 水银属“阴”;希腊哲人认为硫黄含有热和干的内质 , 水银含有冷和湿的内质 , 所以查比尔提出硫和水银是构成各种金属甚至于各种物质的基本成分 。查比尔的思想体系明显地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他认为四大要素都是非常具体的、实在的要素 , 可以从物质实体中游离出来而独立存在;而再把这些要素按比例结合起来 , 又可形成新物体 。他认为炼金家的任务是确定四种要素在各物体中所占的比例 , 设法把它们从某些物体中提炼出来 , 得到纯净的“冷素”、“热素”等等 , 再把它们分别以适当数量结合 , 或添加到某种物体中 , 以演变成他们预期得到的产物 。所以这些“素”实质上就是查比尔追求的“点金药” 。
查比尔设法从物质实体中游离出四要素所采取的手段是蒸馏 。这也就是查比尔炼金术直接涉及到的化学操作 。查比尔的著作中载有对一大批动物性物料的分解蒸馏 。正因为他进行了很多这类试验 , 注意到这类物质被蒸馏的结果几乎总是生成气体、易燃物、液体和灰烬 , 恰与气、火、水、土一一对应 , 与四元素观念正相吻合 , 所以他相信 , 通过反复连续的蒸馏 , 就能将各种性质要素即“点金药”分离出来 。既然将这些纯粹的要素按适当数量互相结合即可得到预期的物质 , 也可用来调整某物质中各要素的比例 , 使之转变成另一物质 , 所以查比尔认为这些“纯素”可用来“治疗患病的”金属 , 亦即不完美的金属 , 使之达到黄金的完善程度 。
矿物的分类查比尔把矿物分为三类:
① 精英或精灵 , 指那些遇火会完全挥发的物质 。包括硫黄、硫化砷、汞、硇砂和樟脑 。
② 金属 , 指那些可以锻薄 , 并能在锤锻时发出响声 , 而且可以熔融的物质 , 包括铅、锡、金、银、铜、铁和“中国铜”(可能是中国的白铜)等7种 。在查比尔的某些著作中 , 金属类有汞而无“中国铜” 。因为金属有7种是传统的说法 。
③ 矿体 , 即锤锻时会发生碎裂和变成粉末的易熔或不易熔的矿物 。他又把矿体分为3类:第一类富含精英 , 呈块状 , 例如孔雀石、青金石、绿松石;第2类含少量精英 , 如贝壳、珍珠;第3类几乎不含精英 , 如矿粉、枯矾等 。(见查比尔·伊本·赫扬) 艾布·伯克尔·穆罕默德·伊本·扎卡里亚·阿尔-拉齐9世纪的波斯人 , 拉丁名叫拉齐 。他的炼金术著作中以《秘典》(或译作《秘中之秘》)最为驰名 , 是一本关于化学工艺制作、配方的书 。这本书反映出他对炼金术的神秘的和隐喻的手法丝毫不感兴趣 。虽然他也相信金属可能相互演变 , 但他首先是一位重视实际的化学家 。该书共分3部分 , 分别讨论了物质、仪器和方法 。对物质的分类法与查比尔大体相似 。书中载有各类物质的大量配方 , 例如由硫黄、石灰合成多硫化钙 , 由苏打和生石灰制造苛性钠及氨水 , 非常翔实 , 是化学史上的珍贵资料 。阿尔-拉齐的著作中对炼金术士使用的仪器设备作过详细的介绍 , 其中包括风箱、坩埚、勺子、铁剪、烧杯、平底蒸发皿、沙浴、焙烧炉、锉等等 。他的著作对后世欧洲炼金家有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