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述作为“空间”的历史(新作评介)


历史|讲述作为“空间”的历史(新作评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当代文坛 , 历史散文并不少 , 但就一般作品而言 , 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体的“时间”书写占了较多比重 , 也由此简化了“历史散文”的复杂性 。相对“时间”书写而言 , 石一宁的散文集《履痕心绪》更注重书写作为“空间”的历史 , 通俗讲 , 就是以现实性的地理空间为发散点 , 通过发挥自身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 来讲述该地域所包含的多元历史文化 , 并经由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叙述 , 形成自身的特点 。如散文集的开篇《岳麓的雨》以“岳麓书院”为地理空间 , 渐次呈现岳麓书院的由来以及其中悬挂的“潇湘槐市”“实事求是”等匾额的历史知识 。此外 , “凌云”中所包含的革命斗争(《凌云行思》)、“尧庙”中所蕴藏的人类文明进程(《尧庙幽思》)、“楚雄”中所涵括的古人类文明(《重游楚雄》)等“空间”历史 , 逐渐展现在读者面前 , 使其在阅读中得以回看中国历史文化 。
以“空间”历史为核心的散文写作能够摆脱固有“时间脉络”的掣肘 , 使其既可以包蕴悠久的古代文明 , 又可以容纳近现代的历史风貌 , 同时 , 二者又能交汇于同一地理空间之内 , 据此形成开阔的写作视野 。如楚雄的“元谋”历史与金沙江的长征历史关联起来 , 形成特殊的历史文化景观(《重游楚雄》);在讲述有关“上林”的记忆时(《上林忆想》) , 作者一方面将它与历史人物“徐霞客”连接起来 , 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对徐霞客过往经历的书写 , 因为其中时常穿插着关于“历史遗忘”的现实反思 , 使得这种讲述包含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 。可以说 , 选择地理空间作为焦点 , 有效摆脱了“线性历史”的束缚 , 在写作思维的发散与想象力的生产中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表达空间 。同时 , 这种写作正契合了散文之“散”的内在特性 。因为“地理空间”可以将想象力集聚起来 , 从而生成更为多元的历史表达 。
在散文集《履痕心绪》中 , 石一宁对其“壮族身份”有着自觉的认同 , 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广西“空间历史”的讲述上 。比如在写到北海时(《北海的风》) , 作者联想到“合浦还珠”的历史故事 , 认为该故事作为一种“隐喻” , 包含着“良政与民生、与生态 , 乃至与一切社会生活的关系”;提起南宁时(《回望高眼山》) , 作者沉浸在对其“神圣地位”的想象中 , 并通过叙述童年历史——将“站在高眼山顶上朝南可以看见南宁”作为精神支撑 , 爬上了“壮美和恐怖”的高眼山——来塑构自身的壮族文化身份;讲到河池时(《河池学院印象》) , 作者扩大了自身的民族情感 , 表现出对以“河池”为中心的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沉热爱,并指明正是多民族的生活 , “铸造了河池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 。
作为“空间”的历史讲述既直观记录下石一宁的“游记”历程 , 更表现出他对当下现实的反思 。如在观看北海的“珠海路”时(《北海的风》) , 作者一方面回顾了其作为“老街”的近代历史 , 另一方面则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 , 珠海路的功能已转化为博物馆式的民居” 。于是 , “珠海路”成为一种关于历史的记忆 , 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自然需要得到应有的保护 , 这同时为当下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参照 。
由此说来 , 当我们去观看与反思“多棱镜”般的历史时 , 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样态与当下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联系 , 而“历史”在为我们提供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 , 也为我们对于当下现实的审视创造了可能 。在此意义上 , 石一宁通过他对“空间”历史的讲述 , 促使我们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进行自觉的反思 。他尤其要强调的是 , 在全球化的今天 , 社会的发展决不能以历史文化遗产的“牺牲”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