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苻坚大帝的个人悲剧:真心一旦错付,梦碎悔之晚矣

苻坚 , 氐族 , 前秦帝国第三任皇帝 , 《晋书》中讲此人容颜瑰伟 , 雅量瑰姿 , 且是一个极度崇尚汉文化的领袖 。
苻坚 , 氐族 , 前秦帝国第三任皇帝 , 《晋书》中讲此人容颜瑰伟 , 雅量瑰姿 , 且是一个极度崇尚汉文化的领袖 。
苻坚幼时喜读诗书 , 其祖父苻洪十分开心他们这支以喝酒吃肉为乐的氐族家族能够出现这样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 专门为苻坚请了家庭教师 。
苻坚学习非常刻苦 , 潜心研读经史典籍 , 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而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 , 随着年龄的长大又结交了许多当世豪杰 , 很快成了朝野享有盛誉的佼佼者 。
当时的皇帝苻生 , 残暴不仁 , 赏罚无度 , 苻坚顺应民心 , 废掉苻生 , 自登帝位 , 他励精图治、广纳贤才、与民为善 , 颇有贤君之风 。
苻坚早有一统天下 , 结束四方割据的雄心 , 但他也深知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 他希望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为他所用 , 因此他对人才从不猜忌 , 即便是曾经的敌人 , 只要投降于他 , 他都以礼相待 , 从不杀戮 , 反而引为知己 , 授予高官厚禄 。
苻坚礼贤下士的名声远扬 , 其宰相王猛就是被他的名声吸引投奔而来 。
王猛少年时 , 家贫如洗 , 为了糊口 , 很小就贩卖畚箕 , 但他人穷志不穷 , 谋生之余不缀读书 , 长大后成为一个为人严谨、博学多才之人 。东晋桓温曾许以高官厚禄 , 王猛认为东晋王朝已腐败 , 坚辞不就 。后来听说苻坚之雄才 , 经吕婆楼推荐后二人一见如故 , 苻坚把王猛留在了身边 , 在自己即位后即拜王猛为中书侍郎 。
在王猛的治理下 , 一方面京城内外百官震肃 , 豪强贵戚无不老实守法 。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 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秩序 , 老百姓拍手相庆;另一方面 , 王猛建议苻坚偃甲息兵 , 大力发展生产 , 使前秦于乱世中迅速恢复了经济 , 为之后苻坚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苻坚是一个贤君 , 但在历史定位上 , 却称不上是一个明君 ,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有淝水之战之败 , 留下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使他的形象很是不堪;另一方面的原因呢 , 还在于他虽能渴求贤才 , 任用良臣 , 但作为一个君主 , 却没有杀伐决断的手段和魄力 。
作为权力场上的主宰 , 苻坚陷入了一个误区:他认为只要自己诚心待人 , 对方也一定诚心待我 。
他在学习曹操光脚迎许攸的做法时 , 却没有学到曹操解决许攸骄傲自大的手段和狠心 。当人群基数一变多 , 难免龙蛇混杂;当来投奔自己的人一变多 , 即便能做到礼贤下士 , 又有几人能如孔明一样鞠躬尽瘁来报答知遇之恩呢?
苻坚超乎寻常的包容是一把双刃剑 , 既为他招揽来了王猛这样的贤才 , 也为他之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
公元369年 , 前燕吴王慕容垂以一次精彩的军事行动摧毁了恒温北伐的万丈雄心 , 却因为卷入了国内的政治斗争而不得不弃国而投奔苻坚 。
苻坚宽以待人 , 虽然他一直都有吞并燕国的打算 , 可他对这位燕国的顶梁柱却显示出了极大的宽容:当慕容垂一行人到达长安城郊的时候 , 苻坚已经率领豪华的仪仗队等候多时 。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亲自出城迎接一个敌国的政治流亡者 , 足以见得苻坚心胸之开阔 。
王猛为人老练 , 眼光毒辣 , 他一眼就看出尽管此时慕容垂抛弃了燕国 , 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 此人深爱的 , 还是燕国 。
王猛劝谏苻坚:“您宅心仁厚 , 礼贤下士 ,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回报于您 。您与人为善 , 但不能不分敌我 , 当前国家的死敌不是晋国 , 而是杂处在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 , 指望慕容垂、姚苌这样的人为国家出死力是不可能的 , 而且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 倘若将来国内局势发生变化 , 他们手握兵权 , 万一做出什么反叛的事情 , 您就危险了 。”
苻坚和王猛之间的君臣关系不亚于刘备与诸葛亮 , 以往只要是王猛的意见 , 苻坚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 但这次苻坚却没有听从劝告 , 他对王猛说:“我正要招揽四方豪杰成就大业 , 慕容垂千里迢迢投奔于我 , 我就应当开诚布公对人家 , 倘若就这样杀了他 , 天下人怎么看我?”苻坚并未把王猛的劝谏放在心上 , 王猛死后 , 他更加重用了这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