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西安90后脑瘫小伙为了梦想专程来苏州学昆曲

近日,在苏州姑苏区山塘昆曲馆内,来自西安的小伙郭家源正跟随昆曲馆内的老师学习昆曲。24岁的郭家源是一名脑瘫患者,读初中时喜欢上了昆曲,这次为了能够找专业老师学习昆曲艺术,他特意攒钱并坐了15个小时的火车,只身一人从西安来到苏州。 实习生 郭嘉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张毕荣
昆曲电影激发美好想法,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12月5日,采访人员来到位于苏州姑苏区的山塘昆曲馆内,此时,郭家源正跟着昆曲馆的潘老师学习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选段。一袭丹衣,两摆水袖,在昆曲的韵律中,郭家源慢慢俯身,卧倒在舞台上。他是先天性脑瘫,右胳膊和左腿平时不听使唤,在练习昆曲舞蹈时显得格外的费力。他的胳膊经常因为自身紧张而缩作一团,这让他往往要花上很多时间与自己的身体对抗,才能将自己的手臂打开并活络开来。
郭家源小时候,因为奶奶喜欢戏曲,家里经常会播放秦腔。耳濡目染之下,他也逐渐喜爱上了戏曲。2010年,郭家源还在上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1960年上映的由梅兰芳大师主演的昆曲电影《游园惊梦》,电影中,苏州园林的美景以及昆曲的细腻让他眼前一亮。
看完电影后,苏州园林的画面与细腻软糯的昆山腔在他的心中逐渐扎根,这让他第一次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想要学习昆曲。然而,家人并不支持。后来,他听从了家人的安排,选择给村上的人家看管鱼塘,但他并没有死心,白天,他一边给别人看管鱼塘一边看视频学习昆曲,到了晚上就在鱼塘旁的村道上偷偷练习,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昆曲学习之路。
初次尝试街头演出,因为昆曲重拾自信
“以前的我非常自卑,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抬头看人。”郭家源说,“自从我学习了昆曲之后,慢慢找到了自信。”虽然身体不便,郭家源并没有上特殊教育学校,而是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
2017年2月,在西安市曲江池公园内,郭家源在凛冽寒风中第一次鼓起勇气站在公开场合尝试街头表演。让他难过的是,路过的游客没有一个愿意为他停下脚步。在回家的路上,他反复思考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不是错了,就这样一直思考至深夜。
然而他并没有灰心,第二天重整旗鼓换到兴庆公园演出,结果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欣赏。大家逐渐围拢过来,看着这个小伙子甩起长稠做一些大幅度的动作,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丢下一元或五角的纸币。晚上回家后,他把赚到的钱倒在床上数了数,一共赚了200多元,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希望,也让他找到了从来都不属于他的自信。“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谈到三年前的一幕,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之后他便将演出场地转移到西安市永宁门前,演出时间固定在周二至周六晚上,每天都能够吸引一大批路人驻足观看,好的时候一晚上能赚一百多元,差的时候也能赚十几元。“我觉得赚到的钱能够自给自足我就很满意了,我不想被人看不起,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钱。” 郭家源充满自信地说。
只身一人来苏州圆梦,专业老师免费现场指导
昆曲|西安90后脑瘫小伙为了梦想专程来苏州学昆曲】为了提升自己的昆曲表演水平,郭家源一直默默计划着来苏州系统地学习昆曲表演。11月30日,郭家源坐上了从西安驶向苏州的火车,经过15小时的颠簸,他踏上了这片土地。郭家源尝试性地联系了曾经一起聊昆曲的朋友,没想到对方竟帮他联系上了山塘昆曲馆,馆长冷桂军不仅同意让他过来学习昆曲,还愿意免费给他安排现场指导。
12月2日下午,郭家源正式来到山塘昆曲馆开始学习昆曲,一见面就赶紧请老师帮忙纠正他在自学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之后,山塘昆曲馆潘岳老师负责教授他昆曲《牡丹亭》的《游园》选段。在潘岳老师的现场指导下,他跟着旋律一遍又一遍地舞动长袖。发觉自己的节奏过快,或是动作不标准,他都会将音乐调回,将自己的动作进行调整。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现场表演的昆曲,当时欣赏了昆曲《牡丹亭》的《寻梦》选段,最后一段看到杜丽娘死后,我都看哭了,真的很有感触。”郭家源告诉采访人员,每天早上十点钟他会来到山塘昆曲馆内练习昆曲表演,一直持续到晚上六点,虽然刚学了短短的两天半时间,但是他非常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所以非常投入,因此得到了老师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