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音|“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是什么?


 唇音|“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古无轻唇音
这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即“帮[p]”、“滂[p']”、“并”、“明[m]”,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即“非[pf]”、“敷[pf‘]”、“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辈”读双唇音,说明上面的声旁“非”在古代读双唇音。汉语方言中还保留这些痕迹。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鸡崽叽)”、“(黄)蜂”的声母分别读“袍”、“抱”、“烹”。湖南东安的“冯,逢,缝”等读“彭”。这个论断主要是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的。
古无舌上音
唇音|“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是什么?】这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有些方音中仍然只有舌头音,例如湖南衡山方言,“里(头)”读“底”,“(费)力”读“里”,还有闽南方言中“猪”的声母为[d],“陈”的声母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