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前 , 总会有对前朝的灭国之战和与曾经的“队友”之间的争夺 , 而这种争夺 , 总会迎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明朝创始人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 , 也会面对他的强敌——陈友谅 。在元末这两位“王者”争夺天下的过程中 , 中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 朱元璋率军在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大规模水上作战 。世称鄱阳湖之战 , 此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 此战 , 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 , 分兵据守鄱阳湖口 , 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 , 巧用火攻 , 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 , 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 。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
战前各方势力对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末农民起义 , 白莲教魁韩山童首举义旗 , 号红巾军 。后被镇压 , 余众刘福通并韩林儿等人盘桓直隶、黄淮之间 , 逐步星火燎原 。与此同时 , 张士诚、徐寿辉、郭子兴等人纷纷响应 , 时有反复 。
到至正二十年 , 曾经如火如荼的红巾军已经腹背受敌 , 早早消亡;张士诚家资最丰 , 据有大半江浙;陈友谅刚刚夺权 , 根基未稳 , 势力与张士诚接壤 , 同时需要防备西南的叛将 。
至于我们的主角朱元璋 , 以金陵为根据地 , 不断向外扩充其势力 。这时 , 北面的韩林儿、刘福通已经瓦解 , 西面是陈友谅 , 志大才疏;东面是张士诚 , 小富即安 , 后期已经被蒙元腐蚀 , 经济实力不错 , 军事实力却未必 。陈、张占据吴楚 , 惟有皖南、浙东一部分地区因为驻守的元兵势力较弱而被朱元璋收入囊中 。至于元朝政府 , 早已经风雨飘摇 , 不足为惧 。南方势力的争夺进入了最后阶段 , 是时候整合所有力量与北方的蒙元政府一较高下 。
为何要攻取鄱阳湖
夺取鄱阳湖 , 或许是多种因素组合的必然 , 然而其中必不能忽视元朝时江南的经济现状 。鄱阳湖属江西北部 , 长江下游 ,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 据有鄱阳湖 , 则能为军队减轻相当的经济压力 。
鄱阳湖水域广阔 , 朝代更迭之际常有湖寇 , 这既能为部队补充兵员 , 又能有效地解决社会隐患 , 安定当地民心 。另外 , 在古代 , 鄱阳湖是北方进入江西的水道 , 南宽北窄 , 地处津要 。夺取鄱阳湖显然有着战略上的必要 。从各方势力割据的状态来看 , 至正二十三年前后 , 张士诚、陈友谅的势力已经暗通款曲 , 颇有联合的趋势 , 这对朱元璋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 , 鄱阳湖会战之前 , 陈友谅已经屡屡进犯江西 , 对朱氏造成了相当的人员伤亡 , 无论是出于防卫还是为了安定军心 , 朱元璋都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陈友谅是渔家的孩子 , 他的队伍 , 水军最强 。这样 , 朱元璋要统一南方 , 就要先打败陈友谅 , 要打败陈友谅 , 就要先打败他的水军 。最后阶段 , 两者争夺的焦点在江西 , 共80万大军决战的战场 , 选在了鄱阳湖 。
引诱陈友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 , 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贵池) , 攻占太平 , 夺取采石 , 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 , 企图上下夹击 , 一举吞灭朱元璋 。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 , 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 , 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 , 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 , 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 , 舍舟登岸 , 以扬己之长 , 迫使陈军舍长用短 。为了诱使陈军速来 , 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 , 表示愿为应 , 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 , 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 , 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徐达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 。并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饶) , 威胁陈友谅侧后 , 进行牵制 。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 青楼女子巧出一上联,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对不上,六百年仍无人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