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艺术超市”,还是“艺术终结者”( 二 )


手机的使用无形地解构了艺术周围的庄严气氛
然而,轻松会不会某种程度地转向轻慢?这是手机的传播与展示可能隐含的倾向。经典名作唾手可得,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分界愈来愈模糊,艺术接受的隆重仪式已经基本废弃。
翻阅案头的巨著,古人必须沐浴焚香、净衣正冠。尊重与恭敬是伟大作品享有的特殊待遇。参加正式音乐会或者聆听歌剧,正装乃至盛装构成了必要的礼仪。美术馆、画廊通常位于城市的显要地段,展馆内部流淌着景仰和崇拜艺术的整体气氛。艺术与国家庆典相互联系的时候,崇高、肃穆、庄重、激越的风格令人目不斜视,屏息敛声。
作为工业时代典型的艺术形式,电影从属世俗的大众文化。尽管如此,电影院的设置仍然构成日常生活的明显区隔。影片即将放映,电影院门窗密闭,观众缓缓沉入浓重的黑暗,一道强烈的白光照亮前方的银幕,音乐骤然响起,幻梦徐徐打开……对于观众说来,沉入电影院的黑暗即是穿越艺术之门开启之前的隔离带,日常的种种琐事留存于隔离带的这一边,不再携入艺术空间。
可是,手机的使用无形地解构了艺术周围的庄严气氛,传播对象突然被拖到日常生活的平面,带有种种凡俗的烟火气息。那些作品仿佛不是来自神圣的艺术殿堂,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手机屏幕之中同一部电影的放映没有震撼人心的音响,没有扑面而来的炫目影像,情节梗概穿插于会议室走廊或者公共汽车站的嘈杂景象之间。周围的干扰如此密集,人们甚至无法完整地还原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时,心驰神怡、如痴如醉或者热泪盈眶很可能被视为过于夸张的情绪反应。
严格地说,手机可以传播与展示各种类型的作品,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出歌舞剧。然而,当艺术专门为手机组织的传播网络提供作品的时候,日常的世俗氛围开始提出要求。
手机缩小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差别
相对于经典作品的严肃、深邃、哲思、独创,一种异于传统的美学追求出现了。传统观念通常认为,杰出的艺术作品具有文化领跑的作用。艺术并非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去芜存菁之后的提炼和重组。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特殊的张力,艺术想象之中美学理想的光芒折射出庸常之见的贫乏。发现大众尚未觉察的历史真理,洞悉世道人心的幽微曲折,发出振聋发聩的启蒙之声,捕获转瞬即逝的诗情画意,这是众多艺术大师的自我期许,也是大众保持仰视姿态的理由。
然而,后现代文化愈来愈倾向于将这种状况论证为可厌的精英主义。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差别正在缩小,愈来愈多的艺术家愿意放弃独特性而尽可能投合大众。许多古典作家觉得,作品之中的主人公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命运,这些人物自作主张地出走、结婚,作家只能被动地尾随记录而无法出面干预他们的言行。然而,网络作家拱手将这个权利交给了读者。一批读者公开声称:如果哪一个我们喜欢的人物死去,立即下线,再也不读你的小说。这种威胁迅速奏效,许多网络作家胆怯地妥协了。他们开始谦逊地向读者征求某个主人公的婚恋对象,或者投票选择N种故事结局的方案。
艺术没有理由自以为是地甩开大众,孤芳自赏,艺术的根系无法离开社会历史的沃土。可是,一些人仅仅从生产与消费的意义上给予狭隘的阐发。艺术不就是哄人开心吗?赢得广泛的青睐也就是赢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艺术的评价体系之中,经济收益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撰写艺术史的时候,一部电影的演员身价、票房、上座率以及盈利或者亏损多半被视为拍摄花絮,现今的海报宣传几乎把这些数字奉为电影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众多网络作家的排行榜之中,粉丝的数量、点击率、打赏、年度的税后收入才是炫耀的资本,人物、主题、结构或者意境这些概念销声匿迹。如果说,艺术的标价曾经是美学意义的间接证明,那么,现今的美学意义已经被市场价格收编。除了定价,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评判一幅画或者一件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