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却能成就大业?“闲”到一定的水准,就能找到成功的捷径( 二 )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刘邦依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日子。我梳理了一下,刘邦当时整天干的大概有三类事情:一是到酒肆里喝酒,不仅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还赊账。二是没事就去衙门里找人聊天。三是结交一些杀猪的宰狗的贩货的摆渡的。似乎除了干农活的,他都喜欢结交。先说喝酒。可能因为无所事事,刘邦几乎长在酒肆里,时间长了,身上那点零花钱也就挥霍完了。老板倒干脆,不仅答应赊账,还到年底的时候,把刘邦赊的账一笔勾销了。别人不懂,有聪明者道破天机:刘邦经常在酒肆里混,那些来找他的朋友找不到他,还不是来酒肆找?找到了干什么?喝啊。虽然刘邦赊账,但那些朋友可不都是穷人,尤其是那些公务员朋友,谁好意思看刘邦的笑话?自然都会慷慨解囊。刘邦无意中“招”来的客源,却是酒肆的中坚力量,也难怪老板不要刘邦的钱了。
 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却能成就大业?“闲”到一定的水准,就能找到成功的捷径
文章插图
再说结交公务员。萧何、曹参在衙门当差,按说应该看不起刘邦这样的混子,但刘邦天生的领袖气质让所有见到的感到惊奇。慢慢的,某些公务员就和刘邦成了朋友,经常在公务之余,呼朋唤友在酒肆里一醉方休。最后是结交各行各业的人。据说,刘邦的结交面特别广,人们还爱聚在他身边听他吹牛。萧何就说刘邦爱吹牛。但说归说,刘邦下次吹牛,萧何还是乐呵呵地听,一点没有厌烦的意思。时间一长,大家都对刘邦刮目相看。虽然不知道跟刘哥混有什么好处,但就是愿意在一起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刘邦看似游手好闲,却在不经意中铺下了事业的底子。如果刘邦和哥哥们一样,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到的最多是“庄稼好手”的名声,白天一身臭汗,晚上一通呼噜罢了。但刘邦却是在玩乐中努力寻找另一条路。酒肆里的狂饮,不仅身体得到发泄,还能听到很多庄稼地里听不到的消息。比如,皇帝又出巡了等等。这样的消息对于别人来说就是拉呱,说说听听而已,而刘邦却是这耳朵听进去七八,那耳朵里出来三五,其余的,他都留在脑子里了。至于这些朋友,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公务员萧何、曹参,还是屠夫樊哙,后来都成了刘邦的左膀右臂,在楚汉战争中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刘邦的“游手好闲”和韩信的“游手好闲”如出一辙:他们都在等待机会,并在等待中做着别人看不出来的准备工作。
 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却能成就大业?“闲”到一定的水准,就能找到成功的捷径
文章插图
中外历史上这样的故事还很多。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父亲送他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令父亲失望的是,达尔文经常跑出校园,到野外采集标本。父亲骂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最终也没能改变达尔文。终于,在1831年12月27号,达尔文参加了英国组织的环球航行,在世界各地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后,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游手好闲|游手好闲却能成就大业?“闲”到一定的水准,就能找到成功的捷径
文章插图
有些人的“游手好闲”是真的游手好闲,而另一种人则在别人看来是“游手好闲”。这两种人的差别是,真游手好闲者终将一事无成,即使机会摆在他面前,也形同虚无;而另一类则不然,他在看似无所事事中布下的棋局,会在机遇到来时一飞冲天。刘邦的游手好闲,其实已经“闲”到了一定的水准,只是凡眼看不破罢了。【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