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文章插图
 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文章插图
芈月村的故事编者按:芈月村北有美丽的汩罗江湿地公园、屈子文化公园,南有屈原《渔父》所写沧浪河、汩罗江龙舟古竞渡地河市河,是汩水罗水萦绕之地,充满灵性和诗意。相传芈月的童年在此度过,是芈月“魂牵梦绕的故乡汨罗江”的具体地点,屈原在此居住9年,屈原在河泊潭沉江后,尸体倒流三十里在晒尸墩打捞上岸。因此留下了历史名胜向母湖、芈月湾、芈月庙、晒尸墩、屈原故宅、沧浪河、独醒亭、濯缨桥、龙船头、江潭等,相传屈原的《天问》《离骚》《九歌》《怀沙》《渔父》都在此创作,因此它有深厚的汩罗江屈原文化积淀,是历代文人歌咏屈原、纪念屈原必经之地,同时是屈原龙舟文化的发源之地,年年端午河市河上有龙舟飞奔。现将《芈月村的故事》系列编发,敬请留意。
 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文章插图
 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文章插图
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作者:南歌南阳寺是屈子祠前身之一,是屈原来汨罗江罗子国定居时的一个破庙。其地位于河市河(汨水、沧浪河)西岸,芈月村南阳里之东,而河泊潭在南阳里西边。这儿曾成为过小集市,有南阳街之称谓。南阳寺南与罗子故城、北与玉笥山均隔江相望。罗国都城位于南阳寺东南,今屈原管理区东部。那个时代屈原区全境是一片沼泽水域,后人名洞庭东汊,是罗水和汨水支流密布的地方。罗国都城是临东汊之滨加筑而成的。这儿民众多以渔猎为生,所以有“罗人善造杉木舟”之记载。郑振铎先生在《屈原传》一文中说:“他在汨罗江边一住九年,因为忧愁,身体一天天的坏下去,气色十分的憔悴,常常披散了头发,在江边散步,口里吟诵着诗句,当地人民是很敬爱他的。”南阳寺离罗子国都城仅仅1000多米,紧邻大洲彭,又名翁家洲(今汨罗江湿地公园、芈月村),清《湘阴县图志·卷二十二》载:“大洲一名翁家洲,即故南阳里屈原旧祠地也。”“屈原故宅,在翁家洲,今为南阳寺”。屈原流放江南时,寺里居留达9年之久。屈原殉国后,乡民们出于对他的热爱敬仰之情,将他居住过的破庙改作当地专门祭祀他的场所,另在磊石山、河泊潭立庙,这些就是屈子祠、屈子庙的前身。《拾遗记》:“楚人为之立寺,汉末犹存。”开创了民间纪念屈原的先河,后为僧人占据改成南阳寺。
 故事|芈月村的故事:屈原故宅
文章插图
南阳里与罗子囯城之间还有沧浪河(河市河),为屈原当年行吟处。清《湘阴县图志·卷二十六》载:“独醒亭……旧在南阳洲屈子祠(南阳寺)前,其上有桥名濯缨桥,乾隆二十年知县陈钟理移建屈子祠到玉笥山上,并亭徙建祠左。”可知独醒亭、濯缨桥原都应在南阳里沧浪河边。北宋真德秀守潭州,对该祠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工程竣工洽逢端午节,他亲临南阳里主持工程竣工典礼并祭祀屈原,写了《祭屈原文》,文中写道:“伊南阳之吉里兮,祠妥灵而尚存。界一江相望兮,墓木拱而轮囷。”据屈子祠内元代刘行荣撰《重建忠洁清烈公庙记》记载,南阳里的屈原祠已为南阳寺僧所据,改为南阳寺。屈子祠则迁建到公悦垸北河泊潭南岸香炉湖北(有专家认为是打捞屈原尸体上岸的芈月村晒尸墩地),清朝之时再迁建至对岸玉笥山。南阳里屈子祠是汨罗先民端午节期间拜祭屈原和祭祀龙头之地,所以在南阳寺西边芈月村有个龙船头的地名至今留存。根据相关记载南阳寺左前方原有古樟树一株,据传为屈原亲手所植,树老中空,可放入一张八仙桌,容纳四人玩牌。寺右前方有一水井,传为屈原所掘。进寺的正门,照壁上高悬“屈原故宅”巨匾。屈原志记载:南阳寺前、后3栋,成品字形排开。寺前右方一水井,左方一土凼,正中一古樟,樟高三十余米,树干有大洞,人可直立出入其间,相传为屈原亲手所栽,现已被毁。解放后南阳寺改为南阳小学,该寺和古樟古井一直保存到1958年。1958年围垦,东大堤纵贯而过,将大洲辟成两部分,西边大部分围进垸内,南阳寺所在的东面则被围在大堤之外,因此,寺亦被拆,水井被填,现仅存一土凼,南阳寺现仅存遗址。编辑丨朱海波摄影丨周洋主编丨何宇监制丨周江总监制丨宋政军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