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时,我们为什么内心不安
毛姆将工作与娱乐,人为的用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有意识的区分,并且专注于所在的当下——工作时,两耳不闻窗外事;娱乐时,变着花样尽兴。【主动输入+专注输出】,是毛姆作品高产且人生丰富的关键所在,也是他独有的工作方法。
而我们在看剧的时候,之所以会感到不踏实,就是因为没有符合这两点要求。
第一,追剧时,完全身不由己,一集接着一集的追,情绪和所花费的时间都是
被动的
;
第二,我们清楚的知道,所用的时间,就是注定被消耗掉光的,
什么也不会留下
。
因此,想玩的时候没有内疚感,还想出业绩,就得反其道而行,即
主动输入+专注输出。
具体到“剧后感”这件事上,我们能如何借鉴毛姆工作法呢?
首先,
主动选择看剧的时间和主题。
我看剧的时间基本是每周两次,周三和周六的晚上;主题每个阶段不一定。
举例来说,因偶然看到《东京物语》,特别着迷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所以,那段时期的主题就是“小津安二郎”。
接着,把他的所有电影找出来一个个看——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突破点是哪部,小津安二郎的风格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他会是经典,和他同期的西方导演还有谁,作品有哪些,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东西方会有这样的差异或共性?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然后,自然会顺藤摸瓜的延展到书籍和其它材料的收集。
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想法后,折回来二刷《东京物语》,印证观点与影片展现是否契合。
最后,一定有输出。每周四、周日是我选择的集中写作时间。不带手机,躲在家里的书房里进行专注性输出(当然,远不止三个小时),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样安排之后,不仅看剧的时候再也没有内疚感,而且真的会有很多很多内容可以写。
文章插图
毛姆工作法,除了以上功能外,还具有系统化思维以及反作用娱乐的延展作用。仍以剧后感为例:
主题,是一条暗线。经典的影视作品则是缀在线上的珍珠和宝石。如果我们手里没有这条线,只能任由宝石散落在各处,不能形成一个成品项链。
换句话说,没有选择+没有输出的看剧,足够幸运,你才能获得一颗宝石。但时间一久,即便是宝石,也容易被我们丢到什么犄角旮旯蒙尘。
但,若能将它们串成项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一来,你参与了制作的过程,所以会对它们印象格外深;再者,宝石聚集多了,项链的价值自然提高,更容易被珍惜和保存。
剧后感的写作是这样,其它娱乐的道理也是这样。游戏的攻略技巧,抖音的作品创意,微博内容的记录价值,自驾旅游路线的得失……细想的话,相信你还可以延展出更多应用领域。
反过来说,以系统输出为目的后,娱乐过程中的我们会更加投入,更多角度观察,更多元化体验,得到周边人更多理解,玩得更彻底、更痛快。
比如,之前在家里看剧的时候,我妈虽然没当面直说,但从眼神就能看到“不务正业”的潜台词,搞得我每次不得不偷摸躲在屋里看。但是,文章陆续发表出来以后,我转给我妈,她一看就彻底的:懂了。从此之后,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我在家不仅光明正大的看剧,我妈还很欢快的给我端茶送水外加削水果呢。
你看,当娱乐有输出的时候,我们就能从被动消耗变成主动选择,甚至主导娱乐的种类和节奏,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综上,毛姆工作法就是,主动选择输入的主题,系统整理后专注性输出,这是消除文首提到的娱乐内疚和系统产出的核心所在。
文章插图
人生如戏。
剧情,是夸张,极端后的生活,但也源于生活。谁说坐在课堂里得到的知识才叫学习,必须自己亲历总结出的道理才算经验呢?在观影后思考出的一段人生感悟,难道就比多背20个单词低级吗?
- 40个不可不知的中国古代历史典故,人民日报都帮你整理好了~|高考命题源| a656
- a656|西夏为什么一直吊打北宋并不全是因为宋朝“兵弱”
- a656|乾隆真迹被央视专家17万购得,转手就卖八千万,原主愤怒报警
- a656|和姨太太交恶,父子两年多不说话,朱自清与父亲的爱恨纠葛
- a656|喜讯!玉林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 a656|终极笔记:吴邪看到的女人是陈文锦,为何她会变成西王母的容貌?
- a656|古代小妾常被打骂,但这种小妾例外,正妻不敢欺负,丈夫要让三分
- a656|历史上的三大“奇书”, 到底“奇”在哪里至今科学都没法解释!
- a656|对照老祖宗的这2句识人术口诀,是君子还是小人,一目了然
- a656|农村俗语“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分别是指哪五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