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以运河文化为主要依托,发挥文化旅游方面的双重优势,做足特色文章,推动文旅融合,放大品牌效应,走出了以运河文化复兴带动城市转型、促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的新途径。
文章插图
保护与开发有机统一打造“创新运河”
大运河枣庄段是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枣庄市文旅局二级调研员韩伟表示,大运河文化应以保护为主,进行适度保护性开发,以文化为核心,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台儿庄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节点,因河而生、因战成名。大运河台儿庄段全长39公里,是大运河山东段最宽的河道。近年来,台儿庄区通过保护开发运河遗产,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展示营造运河风情,再现了当年沿运重镇的繁荣景象,走出了一条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古城游向全域游转变的发展之路。
韩伟向采访人员介绍,为实现“创新运河”,台儿庄区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正积极构建“台儿庄古城--大运河--南部山区--大运河文旅小镇--微山湖”区域联动的“一城一河一山一镇一湖”发展新格局,同步推动区域文旅规划、文化产业引进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精、做优、做强区域文旅产业,打造生机勃勃的“创新运河”。
台儿庄古城是台儿庄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域,境内泇河段更是长江以北大运河唯一东西走向航道,具备运河深度游的优越基础。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黄晓莉向采访人员介绍,为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适应时尚生活的新需求、新形势,台儿庄成立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批创造未来文化遗产”、“山东省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甚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河节庆赛事品牌活动,如国际冬泳节、全国河钓大赛、台儿庄古城首届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展演、中华端午文化节等,让广大选手、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更易于了解、接受运河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柳琴戏、运河大鼓、竹马会、皮影戏等非遗常态演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代表性非遗在古城展演,使得非遗文化项目得以活态传承与发展。
着力打响“鲁风运河·生态枣庄”品牌
今年4月,《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颁发,打响“鲁风运河”品牌成为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
枣庄,素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之称。韩伟介绍,为响应山东省“鲁风运河”品牌定位,枣庄市以建设“鲁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统领,深度整合历史文化及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启动编制了《枣庄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枣庄市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打造“鲁风运河·生态枣庄”。力争到2022年,精品旅游产业消费总额达到350亿元,旅游人次达到3300万人次。
为打响“鲁风运河·生态枣庄”品牌,枣庄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大运河文化带规划编制工作,争取融入更多枣庄运河文化旅游元素。以台儿庄古城为核心,着力推进台儿庄全域旅游和度假区建设,培育枣庄运河旅游知名品牌。与此同时,枣庄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响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红色文化品牌,切实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展现枣庄红色旅游新风貌,增强枣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全力推介“鲁风运河·生态枣庄”旅游资源,以品牌构建联合营销平台,共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联盟城市资源共享、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融、交通互联的合作局面。
调动社会力量讲好运河故事
为讲好运河文化故事,枣庄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运河文化建设,搭建了人才多元化、多渠道培养平台,成为加快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这四位白金作者竟有八本经典小说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原因有四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