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北狄初论:从周人白狄论来谈陕北石峁遗址、黄帝文化及其鹰崇拜

1979年,四川大学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学学报》发表《西周史论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克林教授在《考古与文物》发表《姬周戎狄说》,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结论。此后,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先后发表《周人北来说》(1998)、《周族起源诸说辨正:兼论周族起源于白狄》(2009)、《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证周人自出白狄之说。
 文化|北狄初论:从周人白狄论来谈陕北石峁遗址、黄帝文化及其鹰崇拜
文章插图
从《山海经》、《左传》、《世本》等先秦文献来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说可谓斑斑可考。为了方便下文论述,我们先引述一段沈长云教授在《周人北来说》中的文字:史载白狄与周人皆为姬姓。对此,徐先生举了《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录的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为证,说“狐氏就是晋文公的母家,他们就是姬姓的白狄,与晋同姓为婚”,“可见周人与白狄并不是种族的不同”。其实,文献如《潜夫论·氏姓篇》等已明确记载白狄属于姬姓。狐氏属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鲜虞,文献也记载它属于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则同心,同心则同德”,白狄与周人同姓,说明他们应为同种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周人白狄论虽然有可靠的文献依据,但这一观点在当今学术界引起的反响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这与涉及周族起源的几个重要概念没有被处理好有关。介绍周人,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周人出自白狄,与其通婚者为戎族,其自称则为“有夏”。这句话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个概念。在许多学者的认识里,周或者夏与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别的。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夏”只是一个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发达的宗教文化而产生的荣耀性自称;而所谓的周,则只是从白狄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已。关于“夏”的概念,笔者已在《新疆古族与黄帝传说:论大夏、吐火罗与雅利安》一文中进行了处理;至于“戎”的概念,笔者亦在《人类文明危机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与原始西戎集团的形成》一文中作了处理。现在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谈一谈“狄”这个概念。在汉语文献中,狄往往写作“翟”(实际上,狄与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另文来谈狄字)。《山海经·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为雕属。雕为端母幽部字,翟为定母药部字,端定旁纽,均为舌头音,幽药为旁对转,知翟、雕古音本通。
 文化|北狄初论:从周人白狄论来谈陕北石峁遗址、黄帝文化及其鹰崇拜
文章插图
北狄属黄帝族。随着黄帝族进入三星堆,在戎狄联姻的背景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笔者曾在《从历史语言学破解夏代王族自称之谜:太阳家族与开明传说(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头之一的昆明人即与三星堆时期的戎狄联盟有关。巧合的是,今“翟”作为鹰雕之属的发音,亦存在于彝语中。如彝语南涧方言的“a55d?y55”,彝语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鹰。《叙州府志》卷16《金石》录平蛮颂碑铭云:
 文化|北狄初论:从周人白狄论来谈陕北石峁遗址、黄帝文化及其鹰崇拜
文章插图
叙南四百里许,有夷曰都掌,从鸟名也。在昔夷种实繁,叛服不常。国朝分山都六乡,水都四乡,属隶戎县。叙府,即今宜宾地区。此言“都掌”为鸟名,音正与彝语南涧方言的“a55d?y55”相近。(一)石峁文化中的鹰隼石峁遗址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秃尾河经其西南侧向东流入黄河。遗址有三重石构城垣,形成皇城台、内城、外城三个部分,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已经的新石器晚期规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遗址公布的考古成果中,从皇城台出土的数件陶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修复后,其中一件“陶鹰残高50至60厘米,身体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颈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如此大体量的新石器时代动物造型陶塑在国内实属罕见,从造型与结构来讲,陶鹰肯定不是实用器,可能与王权或曾在皇城台进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