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科技|“科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文章插图
科技|“科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东阳是世界木雕之都,白云中心小学与中国木雕博物馆、中国木雕城近在咫尺。在打通学生动手实践的“任督二脉”后,卢永俊将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
“东阳木雕蕴含了传统技艺和家乡情结,相比此前的科技制作,教育内涵更为丰富。”卢永俊说。
2017年开学,卢永俊把开学典礼搬进木雕家训馆,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熏陶,品读了名人家训的故事。随后,学校与木雕博物馆、木雕城合作,增加了一门拓展课程——木雕讲解员。每周五下午的拓展课,学习木雕讲解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到木雕博物馆,一组到木雕城,以“一对四”的形式,跟着专业的讲解员进行系统学习。
与此同时,学校组建了木雕兴趣小组开展木工活动,在原本并不宽裕的校园里硬“挤”出一间专用教室,配齐了木工的所有工具,还有一台榫卯机。卢永俊多次登门造访当地的木雕师傅,请他们到学校里为学生讲课。
2018年,卢永俊参加了浙江省STEM研讨培训会。他兴奋地发现,STEM课程与自己一直践行的“做中学”理念如此契合。回校后,卢永俊立即组建了STEM工作小组,在科技教育基础上,融合进新劳动教育。
在外人看来,科技与传统文化应该是不搭边的事情。其实不然,该校的“STEM+木艺”课程就是将科技与传统工艺融合。负责人王新介绍:“比如做榫卯部件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手工测量难免有偏差。我们的学生通过电脑软件的设计,可以将数据精确到毫米,再利用激光雕刻机将它制作出来,克服了许多弊端。”在10月底的“大国木艺”研学活动中,全校学生参与了木工实践。“为了保护脸部,老师会让我们戴上防护镜。但是,我发现普通的防护镜又笨重又影响观察。我想设计一款既轻巧又方便摘取的特殊防护镜。”“我觉得可以设计一款类似方头剪头一样具有安全性的刻刀,给小一点的孩子用,这样就不会有危险。”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脑洞大开,碰撞出许多思维的火花。王新表示,利用小发明、小创作改进手工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将是“STEM+木艺”课程的又一亮点。
除了木雕系列课程,卢永俊还把针刺无骨花灯、中国结、刺绣等传统技艺引入课堂。“开展非遗特色系列课程,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工匠精神。懂得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需要像雕刻作品一样用细心、耐心与毅力去对待。”卢永俊说。
卢永俊(后排)在指导学生体验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