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古代人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科举考试”,这项制度既有先进性,也有其弊端。虽然外国人认为我国古代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并非所有人才都能通过此项制度选上来。历史上也很多科举考试落榜的古人成为名人。比如明朝有名的画家唐伯虎,本已考中,但却引发明朝史上的一桩科举考试大案,致使唐伯虎成为这桩大案中的主角,最后不得不落魄到回家卖画为生。但正是唐伯虎的这次打击,而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画家。试问如果唐伯虎顺风顺水,能否在古代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呢?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这并没有争议。但探寻蒲松龄成书之谜,很多人并不知晓。通过史料记载,认为蒲松龄写就此书,主要是收集了古代的民间传说和野史奇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出来的一部小说。甚至有人评价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他借鬼孤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罪恶,对古代纯真爱情进行理想化的描述,对包办不合理婚姻进行抨击。这是现代人总结,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作为蒲松龄的老乡,咱们通过一些史料记载,还原蒲松龄的成就《聊斋志异》的一些因素。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蒲松龄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这正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蒲松龄家是地主和商人之家,并非贫寒人物,只是到他这一代已经破落了。他从小为科举成名而努力。“日夜攻苦,冀得一第”,19岁时应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在县、府、道的考试中连得第一,但此后却在考场中屡试屡败。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蒲松龄31岁时,不得不出外谋生,他先在江南宝应县知县孙蕙处当了一年幕宾,以后便长期在官宦人家设馆教书,70岁时,撤帐回家。直到71岁,才按照清朝惯例选了贡生,但4年后,他就去世了。以上简要介绍蒲松龄的一些情况,对其进行了白描了。咱们再来通过史料探究其写书的因素。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对于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的原因,并非顺风顺水写成,而是逆境成就这部著作。如果蒲松龄考取功名,成为朝廷命官,或许不会有《聊斋志异》。1.家族衰落。虽然蒲松出生大家族,但到他这一辈已经没落了。蒲松龄一生都在农村生活,过着“家门暂到浑如客,壅米将空始欲愁”的穷困潦倒的生活。史料记载,蒲松龄才富五车,也只好穷守蔽庐。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只得到外乡“坐馆”,以“舌耕”度日。蒲松龄教书期间,他多次替人代笔,写写寿屏锦幛、叙跋疏表,无所不包。康熙十二年淄川大旱,眼看要过年了,孩子们闹着要吃要穿,而家里好无隔夜粮,甚至连给灶王爷供奉的祭品都没有。蒲松龄呼天唤地,悲从中来。绝望之中,他只能把搜神志怪、神异故事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勉强撑持着活下来。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2.多次落榜。蒲松龄一生接受的是封建传统教育,他始终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但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由于家庭藏书较多,蒲松龄从小就喜欢上读书,经、史、诗、文皆过目成诵。19岁虽然在县、府、道接连考了三个第一,中了秀才,但此后十年却屡考不中,每次都“病鲤暴腮,飞鸿铩羽”。
 聊斋志异|盛世之下,一项制度,一个失意人,为何成就我国历史上一部杰作?
文章插图
康熙十七年,蒲松龄再次落第,和朋友李文贻在大明湖游玩,借此消愁。面对良辰美景,蒲松龄伤心了。此后他写下有名的《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词名,感叹自己固然是抱玉卞和,无奈考官是糊眼冬烘鬼,也难以近身。在历尽辛酸后,蒲松龄认识到,科举考试的弊端,八股文重压,科举考试的不公,甚至考官连好文章都不懂,他一气之下,无处发泄,就把精力投入到写作之中。他在《感愤》一首诗中写道:“新闻总人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在《聊斋自志》中有一句:“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是这些文字的发泄,我们会在《聊斋志异》中找到他通过孤鬼精灵、奇人异事,来反应清朝的社会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