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 也是最主要的转型期 , 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制典型与底定阶段 。而在决定中央集权的最重要的抉择期与争霸期时 , 最有可能完成统一任务的是秦赵两国 。而这两国自从完成自身的变革之后就成当时战国后期的强大国家 , 而在面临未来的统一之战 , 也必须进行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 。
而在秦国攻伐韩国时却给了赵国这样的机会 , 也就是因为上党郡的归属问题而爆发了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 , 而最终的胜利者是秦国 , 赵国反倒元气大伤 , 从此只能进行战略防守 。那么真的是赵括的纸上谈兵导致赵国最终的失败吗 , 如果换成廉颇就没事了吗 ,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深层次的 , 也是根本性的 , 跟主将有关系 , 但不是最大的原因 。相反因为赵括的指挥反倒使得秦国元气大伤 , 还不得不修养很久才再次攻伐六国 。那么为什么实力相当的两国 , 赵国却是沉不住气而失败呢?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其内在原因 。
(图一 韩国战败 上党郡归属问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上党郡之战略要地争夺战
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 , 战争的频率与规模越来越庞大 , 各种兼并战争打响 。而在兼并过程中 , 只剩下战国七雄 , 随着各国的先后变法 , 而都逐步走向强国之路 。但是在战国后期 , 变法的彻底与否 , 使得国力的强弱出现变化 。其中韩国最先衰弱下去 , 而被秦国不断地削弱 , 最后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中 , 韩国北部领土不断地丢失 。
在这种危机情况 , 韩国以无力抵抗 , 当时的上党郡负责人采用矛盾转移 , 把土地献给战国 , 以期待赵国能够抵挡秦国的侵蚀 , 挑起两大国的战争 , 从而使韩国获得一线生机 。而战国在那面临这一好处时 , 经过慎重考虑就接收了这一地区 。而因为秦国对此地志在必得 , 两国开始争锋相对 , 战争一触即发 。
(图二 上党郡地理位置关乎秦赵两国的优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为什么赵国明知道这样做的弊端 , 还要迎难而上呢?其实就是因为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要性 , 如果是韩国占据则对秦赵来说都是好事 , 起码有个战略缓冲 。而一旦失衡 , 被秦国占据 , 则赵国将面临被动局面 。上党郡地势较高 , 是战国西南部的战略要冲 , 这一地区俯视平原邯郸城 , 一旦占据这一有利地位 , 就掌握于战略主动权 。相反如果赵国掌握这一地区 , 也能处于对秦国的战略优势与主动地位 。
所以自从秦国攻取这一地区时 , 赵国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 , 所以两国的战争本身就不可避免 ,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正因为有这一层考虑 , 围绕这一地区的归属权 , 两国开始在长平展开了战争 。而这一战争的胜负决定着两国的命运 , 所以从一开始 , 两国都在倾尽全力来对待 , 已期待赢得最后的胜利 。
(图三 廉颇采取守势 打消耗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防守反击策略之消耗战
由于也双方国力的问题 , 而导致赵国不敢与秦国进行战略决战 , 只能在长平地区进行防守反击 , 在初期顶住秦国的进攻并一步步消耗秦军的锐气 , 到后期再寻找有利时机进行决战 。而制定这一策略的就是赵国名将廉颇 。可以说这样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 , 起初起到一定的作用 , 可是后来秦国方面反应过来 , 也开始与赵军对峙 , 双方都开始玩起消耗战 。
- 先秦时代|“债台高筑”出处:君王为躲避债务,藏到了高台上
- 先秦时代|晋国纷争——六卿纷争
- 先秦时代|春秋前传:为何幽王专宠褒姒,并且赶走太子
- 先秦时代|从地图看《大秦赋》,赵国太行山防线因“长平之战”而形同虚设
- 先秦时代|韩信与赵括出道前都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后来结果为何差别这么大?
- 先秦时代|西周时期,姬姓遍布全国各地,为何现在很少看到了?
- 三国两晋南北朝|地缘详解孙权伐魏之“石亭之战”
- 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 先秦时代|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庞涓都是人杰,为何没有一个善终
- 先秦时代|封神演义最强草根逆袭,死了能一步登天,死不成只能享受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