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念念不忘姚桐斌:46岁被活活打死,妻子追凶11年,凶手刑期仅15年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科学家就属于其中“死了还活着的人”,他们虽然身与形俱灭,但是从人生意义和时光的价值角度来看,他们是永存的。就是这样一些具有专门知识、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群,对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具有专门的本领,也肩负特别的责任。
在中国近现代,就涌现了这样一大批爱国科学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学成后冲破重重阻力归国报效祖国。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由于他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提到两弹一星的元勋,姚桐斌的名字也应该被铭记,他是其中一个传奇的爱国科学家。
他是中国火箭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世界著名冶金专家,也是中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如果没有他,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不会有如今这般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也不会这么快上天。
钱学森给他题词:“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 。
姚桐斌的人生可谓是励志的人生,妥妥的学霸人设,他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他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以抓住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敢有更多的奢求。
可是姚桐斌不一样,他从不向命运低头,反而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从贫穷辍学到出国留学,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终于逆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最后却被莫名而来的一记闷棍结束了生命,凤凰男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本来应该是开挂的人生,却在走向巅峰的时刻嘎然而止,命运真是爱开玩笑!
从穷小子到世界顶级专家,再到两弹一星的功臣,直至不幸殒命,姚桐斌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事呢?
1922年,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孩子众多,生活贫寒。小学毕业后,家人就不打算让他继续读书了。由于他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小学校长的百般劝说下,父亲才勉强同意他考取初中。读初中时,他却还是因为贫穷辍学了2年。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的勇气和决心。姚桐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改变贫穷的生活。为此,他也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靠摆摊卖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及兼职打零工维持生计。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求,就算他的父亲觉得读书无用,扬言“要打断他的腿”,他也从没想过放弃。
“为理想,千里行。”他用做生意攒的为数不多的钱,一个人跑到上海读初中,又再度因为没钱交住宿费和学费,生活困窘。正值此时,他听闻江西成立“国立十三中”,主要招收来自沦陷区的学生,食宿费用皆由国家负担。他小小年纪就决定冲破日军的封锁线前往江西吉安求学,这份勇气难能可贵。
姚桐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为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为校争光,他得到了一笔奖金。在文天祥的故乡江西吉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他日后的人生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勤读书,早立志。”他高中毕业后同时被7所大学录取,因为酷爱矿冶专业,他选择了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中国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考入大学后,父亲的态度才稍有改变,但姚桐斌为了“争一口气”,从不向家里要钱。
善于利用时间,把时间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是姚桐斌成功的重要秘诀。他注意锻炼身体,但也爱惜时间,只要感到锻炼够了,就回去干别的。他努力利用时间增长自己的学识,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只要是对学业有利,不管哪门课,他都认真对待。
姚桐斌总是感到读书时间不够用,但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在别人都呼呼大睡的时候,他总是熬夜学习到天明,从未早睡过;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冷天热天他都是如此,从未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