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1993年我国正式引入市场经济,由此激活了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许多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伊始,处处都是机遇和资源,但其中也不乏浑水摸鱼者,令人头痛。古玩行业也是如此 。
常言道:“好货不愁卖,好店不愁客。”对于古玩行业更是如此。毕竟,古玩行业算是个小众行业,古玩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于本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还有一部分体现于金融价值,也就是用于投资理财。其次,古玩一行,对收藏知识和阅历眼界都要求甚高,毕竟一不小心看走眼,就是动辄百万乃至上亿的损失。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文章插图
而古玩中,很大一部分收藏品都是古董,颇具历史价值。相对于古董而言,文物的概念则更加严肃,其作为具体悠久文化的遗存,受益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可再创造的本质特征,也使得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无法以金钱衡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藏古董逐渐形成一股热潮,一件高质量的古董堪称价值连城。而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便引起了许多人的觊觎,借助造假行为来谋取利益。而造假行为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便是市场混乱不堪,导致赝品大行其市,好藏品被迫低价售卖甚至滞销。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文章插图
有时候,因为造假者的技艺高超,连业内专家都难以辨认出来。1994年,北魏陶艺大师高水旺制作了一对北魏时期出土的陶俑,连故宫博物院的鉴定专家都无法准确辨认,还掏了10万元的“学费”。2011年,一件“汉朝玉凳”的拍卖,更是引发了一场更大范围的关于真伪的争论。
在当年的北京中嘉国际拍卖会上,汉朝青黄玉龙凤图案梳妆台的一个部件在拍卖开始时就拍出了1.8亿元的高价。最后,“文物”以2.2亿元的高价售出,这也使得这把“汉代玉凳”成为当年售价最昂贵的玉器。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文章插图
但拍卖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许多网民的怀疑。因为在汉朝,古人还是席地而坐,并没有座椅等器具。玉凳如果是汉朝文物,这显然与一般的历史知识不相符。但拍卖公司自有一套说辞,他们拿出了一份专业鉴定书,上面赫然是玉器专家周南泉的签名。
在对“汉代玉凳”的评价中,周南泉先生得出玉凳属于汉代的结论,并对该玉凳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该玉凳具有重要价值。周南泉是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研究员,堪称玉器行业的泰斗级人物。专家和网民的看法大不相同,这也使得无数网友有些将信将疑:或许专家的鉴定结果才是对的?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
文章插图
但在这个时候,郝邵锋教授和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却表示明确反对。他们指出,“凳子”自西域传入中原。《演繁露》曾记载:“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东汉末年虽然有“胡床”传入,可那是椅子的前身,和凳子是两码事。真正的凳子是在晋朝才出现的,唐宋方才普及开来。
面对质疑,周南泉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姚政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玉石委员会主任。他甚至发表文章说:“周老没有走眼,汉代玉凳是撼世国宝,2.2亿便宜了,10个亿都不止。”直到2012年2月23日,邳州宝石行业协会会长汪如棉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他告诉采访人员,“汉朝的玉凳”不过是2010年赵先生制作的“赝品”,而这位赵先生是邳州当地一家玉器作坊的老板。
 玉器|玉器老板用50万伪造赝品,拍出2.2亿天价,专家:亏了,至少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