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浩|张学浩:从武生到名旦

【走近文艺家】
作者:褚诗雨
73岁的他是位居“四小名旦”之首的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之子 。从小工武生的他 , 本在武生行当如鱼得水 , 传承的使命感却让他在40多岁改旦行 , 一切从头开始 。他如地衣一样 , 紧紧吸附在京剧田园的土地上生长 , 并在时间之茧中不断磨砺、蜕变 , 再现了京剧大师张君秋的舞台风采 , 留下了父子一脉传承的佳话 。
张学浩|张学浩:从武生到名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张学浩 光明图片
“这就是血缘啊!这么多唱张派的人 , 也没有这么像的!”在“京剧挚友、票界名家”钱江组织的一次国际票友聚会上 , 当时还在唱武生的张学浩 , 被朋友们拉着唱了一段父亲张君秋的旦角戏 。
一曲唱罢 , 香港著名演员夏梦即忍不住扬声夸赞 , 在场的其他名家名流也纷纷感叹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则拉着张学浩说:“学浩 , 你一定要继承你父亲的艺术 , 一定要多下功夫!下次唱《龙凤呈祥》的时候 , 我唱第一场 , 下一场归你!”聚会的组织者钱江也主动相邀:“学浩可以到我这边来练功 , 没事的时候就来练习张派的戏!”
“这是我头一回在内行面前放胆唱张派 , 当时压根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响 。”尽管时隔多年 ,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 张学浩还是兴头十足 , 一口京腔越发浓厚 , “以前我一直唱武生 , 有着很好的师承和基础 , 可是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 , 面对前辈们的鞭策和期望 , 我觉得应该担负起传承的责任!”
对于张学浩来说 , 父亲张君秋是他一生的偶像 。生于1920年的张君秋 , 成长于名角涌现、大师辈出的京剧辉煌年代 。在多位名师的指点下一路成长 , 成为梅、程、荀、尚“四大名旦”之后著名的“四小名旦”之一 。张君秋最终独树一帜 , 创立京剧旦角张派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扮相 , 如窈窕淑女;唱功 , 有一条好喉咙;腔调 , 婉转多音;做工 , 稳重大方 。”当时的报界对张君秋评价极高 , 认为他嗓音“娇、媚、脆、水” , 集各家之长 , 舒展自如 。张学浩也说 , 张派戏 , 唯有一个“美”字可以概括 , 是京剧艺术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 。
新中国成立后 , 张派一度成为“四大名旦”之后现代京剧旦行中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流派 。更可贵的是 , 张君秋勇于创新 , 先后创作出《望江亭》《状元媒》《秦香莲》等戏 , 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出一批敢抗争的妇女形象 , 深受新中国京剧观众的欢迎 。
张学浩从小爱听父亲唱戏 , 又常常看父亲在家创作钻研 。时至今日 , 他犹记得儿时父亲在家研究京剧 , 总爱身着一套熨帖整洁的白西装 , 坐在书房里听唱片 。京剧、京韵大鼓、曲艺 , 乃至当时的流行歌曲 , 张君秋都会买回来听 。“所以 , 我父亲头脑中的音乐旋律特别丰富 , 能把自己的、别人的 , 戏里的、戏外的全都糅合在一起 , 充分发挥他嗓音的优势 。”张学浩至今犹记得 , 父亲在家的时候 , 即便是年幼的弟弟妹妹也不敢大声喧哗 。孩子们从小就对父亲和父亲的艺术充满敬意 , 生怕打搅了父亲练戏或是休息 。
早在学生时代 , 在戏校学武生的时候 , 张学浩就对父亲唱戏的录音十分着迷 。有一次 , 张学浩病了 , 在家里治疗 。他躺在家里的皮椅子上 , 抱着唱机看着词一句一句反复听 。张君秋刚好回家 , 发现儿子正躺在椅子上如痴如醉地听唱片 , 便指点他去听现场实录的版本 , 效果好 , 情绪饱满 , 演出的气氛比录音棚里的更加生动 。耳濡目染数十年 , 张派的艺术渊源早已融入张学浩的血脉之中 , 就好像一粒悄然发育着的种子 , 一直在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
张学浩|张学浩:从武生到名旦】那天票友聚会之后 , 张学浩越发刻苦地钻研起张派 。尽管早已过了打基础的年龄 , 又是由生转旦 , 但靠着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和自小在父亲身边所受的熏陶 , 张学浩孜孜不倦地在新的行当中前行着 , 从不觉得苦累 。他随身带着录音机 , 上班的路上、等车的间隙 , 时时刻刻都在反复钻研张派的唱腔 , 并竭力搜寻记忆中父亲张君秋唱戏时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