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 二 )


152、太阳中风 。 下利呕逆 。 表解者 。 乃可攻之 。 其人漐漐汗出 。 发作有时 。 头痛 。 心下痞鞕满 。 引胁下痛 。 干呕短气 。 汗出不恶寒者 。 此表解里未和也 。 十枣汤主之 。
我们看152条 , 提到「表解者 。 乃可攻之 。 」是告诉我们 , 这个人要先解表 , 没有表证了 , 才可以攻下 。 这说明这个人有里位的问题 , 下利呕逆这是水证的表现了 , 是告诉我们他有里位的水饮 , 而且这个水饮还必须是里热的水饮 , 不然他不会说要先解表 。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是里寒的情况下 , 表里都寒 , 是要急当温里的 , 里寒的情况 , 是要先温其脏 , 而不是先解表 。 这个可以在《伤寒论》372条得到佐证 , 要先温其里 , 再攻其表 。
那有表寒又有里热的情况下 , 就要先解表 , 再去清里热 。 不然如果直接去清里热 , 那表寒不得解 , 还是会出问题 。
所以这个是里热的水饮 , 152条描述的是有里热、有水饮的情况 , 「心下痞鞕满 。 引胁下痛 。 」和「水结胁下 , 咳唾引痛」症状很相似 , 都是在讲这种有里热有水结的一个情况 , 也就是在说悬饮 。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文章插图
接下来是溢饮 , 溢饮的情况很常见了 , 常见的起皮疹、荨麻疹、湿疹、水痘、身体沉重肿胀 , 这些都归为溢饮 。
溢饮的特点是「归于四肢 , 当汗出而不汗出 , 身体疼重」 , 「归于四肢」是提示这个水饮流溢到四肢体表 。
「当汗出而不汗出」这句话是说本来溢饮这种情况 , 是要让它出汗的 , 自己正气强汗出而解 , 或者说医生用汗法解之(发汗能解除在表的水饮 ,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 。
但是现在水饮困于体表肌肤腠理毛窍 , 阻碍了汗出 , 汗没出来 , 所以溢饮是无汗的 。 溢饮是没有汗出的 , 如果伴随异常出汗的状态 , 那是另外一种情况 , 仲景称之为「风水」 。 「身体疼重」是因为水饮困束了体表 , 那么身体会出现沉重肿胀疼痛的症状 。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文章插图
再下来是支饮 , 支饮的情况比较复杂 。
首先为什么叫做「支饮」呢?这在《病源》里有解释 , 支饮是水饮停留在胸膈之间 。 「支」实际上就是拄 , 支撑、撑住的意思 , 水饮把人的胸部「支」住 ,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条文说到的「咳逆倚息 , 短气不得卧 , 其形如肿」 。
人会出现胸闷、心慌心悸、咳嗽、气喘、短气 , 感觉气少、气上不来 , 没办法躺着 , 躺着就不舒服就要开始喘 。 有的人严重的就喘不过气 , 呼吸困难 。 气喘厉害的 , 你还可以看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 在现代医学里面叫做「三凹征」 。 甚至强迫体位 , 要端坐呼吸 。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文章插图
讲到这 , 顺便在这里总结一下四饮常见的症状和特点 。
痰饮:里位的水饮 , 比如肠鸣 , 小便不利、大便稀、脉沉
悬饮:水结实热 , 出现水结胁下 , 咳唾引痛
溢饮:水饮在体表 , 比如沉重肿胀、皮疹、水痘
支饮:上焦的水饮 , 比如咳逆倚息、心慌胸闷、咳嗽、头晕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情况 , 属于哪一种饮病呢?估计有一半的人是中了两到三个的 , 支饮有 , 总头晕 , 有时候还胸闷;溢饮也有 , 夏天总起湿疹;痰饮也有 , 大便总拉稀 。 那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解决这四饮 。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文章插图
如何治疗四饮?
《金匮要略》提到「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 很多人认为这是治疗水饮病的总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