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九宫格”式布局有哪些新探索 , 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如何解剖发掘 , 年代最早的粮仓是怎样防潮的 , 高等级龙山文化墓葬有哪些随葬器物 , 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是怎样布局的……
11月25日 , 采访人员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获悉 , 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个考古项目取得重要发现 , 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新发现都城布局结构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翟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北许四村之间 。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自1959年发现并发掘以来 , 累计勘探近200万平方米 , 发掘约4.5万平方米 。
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里头都城中心区的多网格式布局示意
“近年来 , 二里头考古队以探索二里头都城的布局、结构为主要工作 。新发现宫殿区南、北两侧道路自宫西路向西延伸400余米 , 道路两侧有墙垣;在宫西路以西新发现一条南北向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介绍 , 这些新发现的道路和墙垣将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 , 历年在其中多个区域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 , 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 。这些新发现将为研究二里头都城整体布局结构、社会分层、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等提供重要资料 。
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里头都城宫城南墙西段平面
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里头都城宫西一区南墙垣平面
二里头遗址规模较大、布局规划有序 , 方正的宫城和大型夯土宫殿建筑、贵族墓葬、祭坛、铜玉礼器群及绿松石龙等重要发现 , 充分体现出其社会结构的等级分明、统治格局的井然有序 , 初步推测二里头遗址应是王国的权力、祭祀、礼仪、经济等方面的核心区域 。
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里头都城宫北路西延及道路南侧的夯土墙
专家认为 ,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所处的年代、区域、文明发达程度、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均与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相符合 , 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夏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发现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禹会村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麓 , 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 。考古发现双墩文化、龙山文化遗存 , 其中龙山文化遗址规模达到200万平方米 。
考古盗墓|五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有力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禹会村龙山文化北城垣内壕沟
“2020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的城垣进行了解剖发掘 , 揭示了北、东城垣的堆筑过程 , 以及城垣内、外壕沟的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东介绍 , 城垣内外壕沟出土的陶器标本均属于龙山文化早中期 , 测年范围为距今4400年-4100年之间 。北城墙现存长度约300米 , 东城墙现存长度约600米 , 西、南城墙已被淮河冲毁 , 以往发现的“祭祀台基”应是东城墙的一部分 。根据已发现的城垣走向 , 复原城址规模至少1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