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只道宝钗假,中年方知做人难,她才是最英雄的人( 二 )


人长大之后就会发现 , 自己再不是“眼里揉不得任何沙子”的人 。你看不惯的人或者事情 , 会越来越少 。
你不会再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 整天想着代表正义消灭谁 。
宝钗的包容大度 , 正源于此 。
年少只道宝钗假,中年方知做人难,她才是最英雄的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
宝钗自小熟读诗书 , 才华横溢自是不言而喻 。
但是 , 在她身上 , 你看不到扎眼的锋芒 , 因为她的锋芒被隐藏得恰到好处 。
在被宝玉、黛玉呛声时 , 她总是默不作声 , 不反驳 。其实 , 以她的才华为自己辩解并非难事 。但是 , 她选择了“该藏的藏” 。
在一次行酒令时 , 林黛玉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
宝钗心知肚明 , 这是禁书《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诗句 , 但她并没有当场点破 。
私底下 , 她提醒黛玉 , 自曝其短: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 , 从小儿七八岁上 , 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 , 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 。先时人口多 , 姐妹弟兄也在一处 , 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 , 也有爱词的 , 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 , 无所不有 。他们背着我们偷看 , 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 。”
若是当场装作没听过这两句诗词 , 追问诗词的出处 , 既可以让黛玉难堪 , 又可以显示自己的博学 。
然而 , 她选择收起“小聪明” , 给黛玉台阶 , 让她心服口服地听了劝 。
能说服人的 , 从来不是锋芒 , 宝钗深知这个道理 。
年少只道宝钗假,中年方知做人难,她才是最英雄的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4
最终 , 连倔强的黛玉都对宝钗服气了 , 不得不说 , 宝钗是大观园里最受欢迎的人 。
然而 , 不管是被贾母夸 , 还是众人捧 , 她始终有自己的分寸 , 懂得避嫌 。
王熙凤流产 , 身体虚弱 , 探春暂时接管荣府事务 , 宝钗从旁协助 。探春对大观园进行改革 , 推行承包责任制 。
在谈及蘅芜苑的香草无人接管时 , 平儿建议道:“跟宝姑娘的莺儿她妈 , 就是会弄这个 。”宝钗笑道:“我才赞你 , 你倒来捉弄我了 。”
三人都诧异道:“这是为何?”
宝钗道:“断断使不得 。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 , 一个个闲着没事办 , 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 , 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 。”
顺水推舟 , 她建议由宝玉的跟班茗烟的娘来接管 。
生于富商之家的宝钗 , 比贾府的姑娘有经商和管理才能 , 她不是不知道莺儿娘的才能 。
但是 , 她时刻保持清醒 , 让自己及自己的人站在“红线”之外 , 保持必要的距离 。
凡事有分寸感 , 不逾越 , 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
罗曼罗兰说过: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 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宝钗早早看清了生活 , 所以活得有张有弛 。
当我们读懂宝钗时 , 就会明白 , 她是生活真正的英雄 。
而我们在懂得了生活本身之后 , 也会慢慢变成宝钗的模样 。我们变得懂事了 。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家人 , 自己的喜怒哀乐变得越来越淡 , 眼泪不再流在脸上 , 只往心里流 。
我们的心变大了 。从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 , 我们恨不得指着对方鼻子破口大骂 。现在 , 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 , 我们会一笑而过 。
我们的锋芒没了 。我们学会了“大智若愚” , 不出风头 , 不显摆自己 。曾经的锋利 , 都变成了钝钝的委婉和含蓄 。
我们开始进退自如 。该进该退 , 我们清晰无比 , 极有分寸 , 既不为难别人也不自轻自贱 。
我们失去了黛玉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率性 , 我们失去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洒脱……回想起曾经的年少时光 , 总有淡淡的怀念萦绕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