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把冷硬的学术饼子变成羊肉泡馍( 三 )


作为对于历史感兴趣却不知如何在浩瀚时空中找到“入口”的读者 , “历史研习社”的建议是尽量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领域去看 , “比如你如果很喜欢晚清史和抗战史的话 , 那可以去找大量这方面的专著和史料去看 , 久而久之 , 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我们读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死板的知识点 , 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历史 。你记住十月革命是在何时发生的 , 没什么意义 , 你需要去研究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 以及它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 , 你要带着问题去读 , 才能从历史中获得认知上的提升 。”
虽然是讲故事 , 但并非是简单的“段子”
新媒体历史科普的一个普遍缺点就是 , 文章内容过于浅显 , 立意不高没有深度 , 甚至可能错误众多 , 而这也正是《历史的荣耀》所规避的问题 。
《历史的荣耀》选取的历史故事 , 并非是简单的“段子” , 每段历史故事背后 , 有专业历史学研究的支撑;故事所展现的历史背景和从中得出的结论 , 都是来自历史学者的学术研究和历史学理论 。在每篇文章之后 , 都列举了众多的参考文献 , 向读者展现出作者的专业知识、文章的深度 , 也能引导感兴趣的读者去搜寻阅读更多的专业著作 。可以说 , 本书是大众读者与专业历史学者的桥梁 , 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 , 学习到专业的历史知识 , 接触到专业的历史学研究 。
“历史研习社”介绍 , 他们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是一篇小论文 , 都有着作者自己对历史独特的见解 。“我们的文章很少会去叙述某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 也很少去叙述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 我们不做在百度百科上随便搜索就能查到的东西 。我们总想着要带给读者新鲜的观点 , 而不是让读者看到烂大街的思想 。比如在翁同龢毁掉北洋海军的那篇文章中 , 作者想表达的是 , 他一辈子为了名誉 , 不惜搭上国运 , 不惜与李鸿章闹掰 , 可是最后他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名誉 , 相反 , 他跟李鸿章一起被世人嘲笑 。当我们为了某样东西耗尽一生心血 , 甚至不择手段 , 到最后还是可能一场空 。这才是翁同龢一生最大的悲剧 。”
“历史研习社”认为 , 书写历史 , 就应该把过去发生的故事优美地讲述出来 , 但同时也必须把这种故事本身具有的种种复杂性 , 以及它所具有的表面和背后的内容 , 忠实地呈现出来 。能做到如此的深入浅出 , 是一个历史学人功力的体现 。
而在他们看来 , 熟悉的历史不等于真正了解的历史 , 譬如中国人熟知的三国故事 , 许多都是基于《三国演义》衍生出的桥段 , 将文学中的人物形象默认为历史人物本身 , 其实对于理解历史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 甚至造成对历史的误解 。汉末三国的历史正是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而被人广为关注 , 但大家对这段历史又存在不少误区 。“‘观水有术 , 必观其澜 。’了解历史事实并不等于了解事实背后的规律 , 历史事实有时候更像是‘小山重叠金明灭’ , 越是感觉熟悉的历史 , 其实向深层次里探究 , 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新发现 。”
也许永远无法触及历史真相 , 但可以不断逼近
历史题材是影视剧和小说的一大热门题材 , 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影视剧是“演绎的”还喜欢看?
“历史研习社”认为陈寅恪先生有段话很值得琢磨 , “古事今情 , 虽不同物 , 若于异中求同 , 同中见异 , 融会异同 , 混合古今 , 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 。所以 , 对于古代的历史能感同身受 , 古今之别 , 并不影响我们“融会异同” 。
“历史研习社”对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戏说”是支持的 ,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混合古今的产物 , 在日常的语言中动辄成语典故、引经据典 , 又或者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回想先贤模范 , 人际交往的时候难免共同回忆过去 。我们很少看戏说、解构、穿越的小说和影视 , 不过我们是支持的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 , 如果只有历史正剧 , 是很难将这些历史资源充分利用的 。这些戏说、解构、穿越的作品 , 可以使更多的人对历史产生兴趣 , 从而引导他们去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传播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