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回首便他年:那年寒声落画檐


 密州|回首便他年:那年寒声落画檐
文章插图
(李公麟所绘苏轼像,被认为最像其本人)
时光往回穿越946个年头,回到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1074年),也是冬日。
傍晚时分,京东东路密州破旧不堪的州衙里,处理完公务的苏轼看了看下的纷纷绵绵的冬雨,全身不由打了个寒噤。到了夜晚,雨还一直下着,四周一片寂静,天气愈加寒冷,他便早早上床休息。睡到半夜,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就像有水泼在上面,他还不知道此时庭院里已经堆满了雪。迷糊中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为是五更天的曙色从帘幕透过来。起来一看才知道还是黑夜,寒光不过是屋檐上的冰溜子。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州衙北面的高台,只见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唯有南面的马耳山还露出了双峰尖。
于是我们的诗人苏轼诗兴大发,忘记了寒冷,在高台上做了下面这首诗: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这个高台后来经他修缮,他的弟弟苏辙给取了个名字,叫“超然台”。
他的很多名篇便与超然台有关。比如知名度极高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是熙宁七年九月在杭州通判任满后主动要求继续外任:“携孥上国,预忧桂玉之不充;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近(《密州谢上表》)”。
他请求下一个任职的地方,离自己的弟弟苏辙近一些(苏辙此时任齐州掌书记)。
最终朝廷满足了他的愿望,把他调往密州。
北宋的密州属京东东路,以境内密水(即高密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得名,辖区甚广,今天的日照五莲县、日照东港区全部,莒县、莒南的部分都在密州辖区。
苏轼此时的的官衔全称是:“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
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三种类型。
“官”,指官衔,表示官阶,以此确定官员应该享受的待遇俸禄,所以又叫“寄禄官”,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和实差基本无关;部分有实差的官又叫做职事官,用以区别寄禄官。
“职”,指馆职,即馆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的合称)中的职位,在这些职位上的高官,虽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只能为朝廷当顾问和秘书,帮助出谋划策,却没有政治、军事权力。
“差遣”,是由中央给官员安排的实职,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是临时性的职务,却掌握有财、政、军实权,是真正的职权所在。进入中央机关后,如果只授官、职而没有差遣,就如同今天很多机关里的秘书一样,虽然给予了某个级别,或者级别较高的职位,并且享有相应的待遇,但没有实职和实权,实质上还是参谋和秘书。北宋前期,大量的地方官员都是差遣朝官任职,并且这些所谓“地方官”,又保留有朝官职位,从而形成了虚职、实职集于一身,不同级别集于一身的状况。
太常即太常寺,属礼部,是掌祭祀、礼乐等的机构,通常设博士四人,正八品,其职责是定吉、凶、军、宾、嘉“五礼”仪式,审议改革事项,考察人物行状拟定谥号等。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出京出任杭州通判时,他的朝官职务即太常博士。直史馆是苏轼的“职”,即馆职。苏轼自治平三年(1066年)即在史馆中担任此职。他从京城到杭州任通判,再到升任密州知州,一直保留着这个馆职。史馆是当时的国家“三馆”之一,主要负责修撰国史等。直史馆,是史馆中地位较高的官职,从六品,象征着苏轼的才华和文职身份,但与俸禄无关。权知密州军州事是苏轼的“差遣”,即实职。
宋代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州”这一级又根据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设府、州、军、监等不同名称,行政长官分别为知府事、知州事、知军事、知监事。知州受皇帝差遣才能拥权,并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便于皇帝控制。宋初,知州一般差遣二品朝官担任。神宗时,知州的品阶为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