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标题:每日琨说202节 | 张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陪伴你学习的第202天
★今日话题:状元办企业办学的传奇
★关键词:魄力、大爱、利众青少年时期就应该追求主流意义上的成功!要有干实事、干大事的魄力和精神!要干大事的出发点是大爱、利众!
今天 , 结合历史简单分享一下张謇的故事 , 我觉得对于无论是个人事业追求还是孩子成为领袖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青少年时期就应该
追求主流意义上的成功
在封建社会读书考取功名是主流意义上的成功 。
但是 , 在当时的清朝 , 有“冷籍不得入试”的规定 , 什么意思呢?
“冷籍”的意思是指 , 往前三代家族中没有人做过官 , 或者三代中没有人获得过秀才或者举人的身份的家族不得参加考试 。
而张謇他家正好是当时的“冷籍” , 他们祖上几辈都是务农为主 , 没有读书 , 更谈不上考试 。
但是他和家人并没有放弃考科举 , 通过老师的帮助 , 参加了考试 , 在十六岁那年考中了秀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他不仅仅满足当个秀才 。后来参加六次考试才中举人 , 又参加五次会试 , 在1894年才考中了一甲第六十名 , 也就是一甲的最后一名 。
因为得到主考老官的赏识 , 又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 41岁的张謇以六十名进士之身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头名状元 , 光绪皇帝还授其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职 , 虽然官职不大 , 但这相当于在现在的国务院工作了 , 算是端起了铁饭碗 , 真正走向仕途 。
我觉得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读书考大学是现在青少年学习打基础的主流方式 , 如果你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别超长的天赋能力 , 大都数人都应该坚持这条路 。
你看马云、俞敏洪不也都是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理想的大学吗?
2
要有干实事、干大事的魄力和精神
我们今天有个错误的观念 , 就是认为古代那些读书人 , 就会读死书 , 死读书 , 说些之乎者也的话 。
但张謇后来的作为证明了并非都如此 。
他当官几年看透了官场的险恶 , 于是请假南归 , 回到家乡南通 。
以他状元的身份 , 回去当个老师或者啥也不干就能不愁生活了 。
况且当时的中国士大夫一向耻于经商 , 但张謇却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 , 才能抵制帝国主义侵略 , 于是毅然放弃功名仕途 , 以极大的勇气回到家乡创业办工厂 。
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
他先是克服各种困难创办了一家棉纺厂 , 棉纺厂发展很快 , 随后先后创办了油厂、油皂厂、生铁厂、造纸厂、碾米厂等30多个企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另外 , 还设立了淮河银行 , 兴办了一些旅馆、浴室、饭店之类的服务性企业单位 。
这些企业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影响力非常大 , 毛主席曾经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他办实业的成就有多大可想而知 。
3
要干大事的出发点是大爱、利众
张謇辞官办厂不是为了个人发财 , 而是想“实业救国” 。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作为 , 自己生活上至勤至俭 , 却倾其所有 , 连续十几年 , 一口气办了包括今天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近四百所各种门类的基础学校 , 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 。
- 清朝|光绪把她当做救命稻草,嫁人五年成寡妇,慈禧死后还要欠她恩情
- 慈禧|慈禧口中值8亿的夜明珠去哪了?最近出现是在她的鞋子上
- 生物多样性|每日一词 | 多样性
- 单纯|慈禧墓被盗,浑身仅剩一条红裤衩,孙殿英:其实我动机单纯
- 每日|每日推书!12月6日,七本幼苗小说,只要稳住一定成神!第12波!
- 一景|【每日一景·随手拍】 野花
- 交会对接|每日一词 | 每日
- 慈禧|慈禧最爱喝的一种汤,连喝10年后问了厨子一句话,当场下旨处死
- 宫闱逸事|慈禧太后,与她的八大绯闻男友,最有名的居然是他
- 诗词歌赋|慈禧太后的母亲过60大寿时,她作一首诗,现成千古名句,人人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