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李敖
80,90年代的课堂上,总能见到有学生用教科书夹着武侠小说,假装学习,实则在领略奇妙的武侠世界。下课的时候,大家讨论的内容也大多都是关于武侠方面的,谁家要是有全套的金庸或者古龙作品,一定会成为全班人巴结的对象。
武侠小说呈现波澜壮阔,天马行空的景象令无数人为之沉醉,人们在读小说时常常把自身代入角色,想象自己也拥有十八般武艺,仗剑走天涯,惩治奸恶,为民谋福,得到世间人的敬仰。
但著名台湾学者,批判家李敖却在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的时候公开评价武侠小说都是不入流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和世界都是虚拟的糊弄人的,甚至点名评价金庸非常虚伪。
文章插图
李敖
李敖生平
李敖1935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当时在家中排行第五。后来李敖的父母又为他生育了三个弟弟妹妹,李敖一家人口众多,父母为了养活八个姊妹,只得到处做零工,攒钱供孩子读书。
李敖的父亲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家里供不起孩子读书的时候,李敖的父亲就充当起孩子们的老师,给他们讲名人学者的故事,普及中国历史,孩子们的启蒙便是从这开始。
文章插图
李敖
李敖对知识渊博和极具远见的父亲非常敬佩,他也想领略父亲口中大学校园的风光。李敖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贫寒出身。终于在1954年通过自修课程考取了台湾大学法律系。李敖在法律系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于是退学重考,次年被台湾大学历史系录取。
李敖毕业后开始向杂志社投稿,开始了他的写作之路。他文风精简,敢于直言不讳,杂志社刚开始登他的文章,还担心读者会不买账。没想到李敖的文章深受好评,李敖批判台湾当局,指出其不足之处,往往一针见血令人拍手称快,文笔犀利,使得他注定成为一位与众不同的文学大师。
李敖与金庸
李敖性格就与他的文章风格一样,犀利耿直,李敖批判过许多名人大家,曾在一封告别信中说自己这一生骂过许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李敖就曾批判过他的朋友金庸老先生。
金庸先生的文学成就武侠界可谓无人能及,他为人也温柔儒雅,与锋芒毕露的李敖性格大相径庭,两人却在一场文学会谈上成为了朋友。
文章插图
金庸
尽管二人成为好友后经常互相拜访,一起探讨文学历史,但李敖批评起来连自己的好友都不放过。
李敖曾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当主持人问及李敖对好友金庸先生的武侠著作的看法时,李敖直言不讳地说他瞧不上金庸写的那些不入流的武侠小说,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种武侠小说,受到那么多年轻人的喜爱。
主持人被李敖的狂妄不羁所震惊,她连忙打圆场,称金庸先生著作非凡绝伦,或许是李敖从未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才这么评价。没想到李敖的回答又一次令主持人大惊失色,李敖说,臭鸡蛋闻一闻就行了,为什么要吃进去呢?
李敖的评价传到金庸耳中,但金庸非常了解这位朋友的个性,也很欣赏他的坦率,并没有追究这些言论。
文章插图
金庸
金庸与李敖谈论对金钱的看法时,金庸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自己并不看重钱财,但从小经历过贫穷生活的李敖却说没有钱就没办法生活,如果金庸真的不看重钱财,为什么不全部捐献给穷人呢,李敖的话令金庸无言以对。
为什么说武侠小说不入流
【 就行了|李敖评价金庸:武侠小说不入流,像臭鸡蛋一样,闻闻就行了】李敖评价金庸武侠小说不入流,可见他曾经读过这位好友的作品,只是书中所呈现的世界与李敖观点不合。李敖认为武侠小说中的世界太过虚假,即使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也没人能够达到书中描写的飞檐走壁,轻功水上漂。
- 刘冰|《天道》刘冰这样评价丁元英,都穷的卖唱片了,还能有什么实力
- 白敏|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为什么世人对他的评价那么低?
- 清朝|传说中的清朝秘密立储制度,实际上只执行了两代皇帝
- “硬汉子”和“细伢子”,主席对彭总和林总的评价如此悬殊?
- 史学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对于古代游侠,两位著名史学家评价截然不同
- 洞房|皇帝大婚后,洞房当晚都要做什么?溥仪在自传中,对此进行了解答
- 村庄|辽宁村庄有人自称鳌拜后人,一直隐姓埋名,子孙不满对祖先评价
- 书法字画|楷书四大家中,哪个最好且学的人最多呢?你如何评价?
- 清朝|曾为两代帝师的翁同龢,与光绪情同父子,却评价他“令人恐惧”?
- 三国两晋南北朝|吕布和赵云谁更强?二人未交手,刘备和曹操的评价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