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宋四大才女之一,命运堪比红楼梦中的香菱,靠一首诗救了自己一命( 二 )


结合上一句来看 , 掉落的荼蘼花去了哪里呢?
多半是被这一场微风吹落满地 , 唯有枝头上倔强的三两花瓣不肯低头 , 尚在风中摇曳 。
换做现代人的手笔 , 一定会竭力描写满地花瓣之悲伤 , 可吴淑姬却话锋一转 , 说起了树上的黄莺 。槐树上的那只黄莺想必已经很老了 , 它的声音已变得脆直 , 不再动听 , 可它还是喋喋不休地鸣着 。即便如此 , 吴淑姬还是察觉到黄莺叫声里的那一丝娇羞 。
不得不说 , 吴淑姬的思维跳跃相当快 。所以 , 这首词刚刚讲完了庭院 , 便突兀地“独自倚妆楼 。一川烟草浪 , 衬云浮 。”这种快节奏的思维转换 , 迅速将读者的思绪拉到小楼上 。为什么吴淑姬转身上楼 , 她站在高处又想看什么景色呢?
诗词歌赋|宋四大才女之一,命运堪比红楼梦中的香菱,靠一首诗救了自己一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川烟草浪 , 衬云浮 。”点睛之笔出现了 , 原来 , 她已着眼于庭院之外 , 看到了更广阔的田野 。笔者推测 , 吴淑姬所居住的庭院定是在远离人烟的荒郊 , 而且 , 她所处的小楼足有三四层 。否则 , 她的目光很难跨越高耸的院墙 , 眺望到遥远的地平线 。
既然能将浮云和野草吹成波浪状 , 想来这场微风已化作四级大风 。若非如此 , 吴淑姬好端端的为何要上楼呢?想来是去避风的 。不过 , 这些情由 , 吴淑姬并没有写到词里 。或许在她看来 , 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她所在乎的 , 只有被吹成了波浪的云儿和荒草 。
这一个“浪”字用得极为精妙 , 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油然而生 。而“衬云浮”这句则直接将景色升华 。
古往今来 , 登高望景的华美辞藻里 , 能与之类比的或有李商隐的那首《安定城楼》了:
迢递高城百尺楼 , 绿杨枝外尽汀洲 。
贾生年少虚垂泪 , 王粲春来更远游 。
永忆江湖归白发 , 欲回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 , 猜意鹓雏竟未休 。
当然 , 毕竟此词写的哀愁只是女儿情怀 , 所以 , 自然不可与旷古烁今的杜甫《登高》比肩: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不如归去下帘钩 , 心儿小 , 难着许多愁 。”景色写来写去 , 都只是为了抒情 。看到晚春的田野仍能显现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色 , 吴淑姬并未流连 , 反而要用帘幕将让人感怀的景色隔绝在楼外 。“心儿小 , 难着许多愁 。”这一句着实有些幽默 , 颇有对男权社会的批判意味 。是啊 , 活在封建时代的女人 , 哪能有“艰难苦恨繁霜鬓”一般的千古愁情呢?
所以 , 还是“小家子气”一点 , 将这些景象都隔绝在外吧!
整首词写了一个女子在庭院中漫步 , 先是欣赏了凋谢的荼蘼花 , 在槐树下观察了一会树荫 , 随后又因躲避大风而登楼 , 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天地之景 。
不少朋友都将其解读为这就是个“小家子气”的女人 , 看到了花朵凋零风吹荒草后 , 满心的愁情无从排遣 , 只能躲在帘后顾影自怜 。
殊不知 , 吴淑姬之愁 , 绝非普通的男女相思 , 且一点都不“小家子气” 。有感于活在男权社会的苦愁 , 有感于未来难测的苦愁 , 这些难道不是千古哀愁的一部分吗?
可以说 , 吴淑姬就是活在宋代的香菱 。
诗词歌赋|宋四大才女之一,命运堪比红楼梦中的香菱,靠一首诗救了自己一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世已失其本名 , 浙江湖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 , 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 , 与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她的父亲是个德高望重的老秀才 , 家中虽然不算阔绰 , 但起码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