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寻隐者不遇》是唐朝诗人贾岛的名篇 , 我从许多地方都看到有人问这首诗最后两句能不能颠倒 , 许多人从合辙押韵的角度来分析 , 那当然是不能颠倒的 , 但是 , 普遍认为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编入五绝) , 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 而且贾岛是什么人?能跟韩愈大大玩推敲的诗人 , 要推敲格律那还不简单嘛 , 所以若要从合辙押韵这方面来分析 , 恕我直言 , 没有多大意义 , 意境什么的也不多谈 , 这首诗之所以传唱千古而不衰 , 其妙就妙在结构 , 而这个意境 , 一旦打乱顺序 , 就会大打折扣 , 我们先看诗:
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最简单来说 , 从小老师就教我们 , 写作啊 , 要讲究个起承转合 , 这一首小诗共4句 , 起承转合是怎样的呢?
松下问童子:这句起 , 一棵松树 , 两个人 , 虽然只提到了童子 ,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里面省略了主语“我(贾岛)” , 贾岛在一棵松树下问童子 , 你的师父到哪里去啦?
言师采药去:这句承 , 承接了前面一问 , 交代了问话的内容和原因 , 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 , 贾岛势必会问去哪里采药了 , 就没必要写出来 , 直接转到下一句 。
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只在此山中:这句转 , 可以想象一下 , 有人跟你问路 , 说太古里怎么走啊?你肯定是一边说就在那边 , 一边用手指着方向 , 童子想必也是一样 , 一边说只在此山中 , 一边指向茫茫大山之中 。
云深不知处:这句合 , 如果是拍电影 , 镜头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 , 定然慢慢拉远拉长 , 把这座山的高耸入云体现出来 , 而贾岛此时必然也问了许多问题:师父去哪了?到哪里采药了?在山顶还是山脚?在前山还是后山啊?
讲道理 , 贾岛也是运气 , 遇到个脾气好有耐心的童子 , 要遇到我这暴脾气 , 跟你说了师父不在就是不在 , 你还叨哔叨问个没完你试试?
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整首诗起承转合 , 一气呵成 , 地点、人物、事件、范围 , 最后还有一句留白 , 言下之意就是:反正就在这烟云茫茫的大山里 , 你去找呗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 , 这就叫开放式结局 。如果贾岛生活在现代 , 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导演 , 只用4个镜头 , 不但把这段对话写得活灵活现 , 更把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隐者的世外高人的模样嵌入了观众的心里 , 他仿佛就和眼前这座巍峨山脉融为一体了 , 在我们心中 , 真正的世外高人不正是这样的吗?
假如把最后两句颠倒 , 则:“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 , 只在此山中” 。读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错误 , 但起承转合的结构乱了 , 逻辑就不通了 。而且以“只在此山中”结束 , 就缺少了“云山不知处”的开放式结局 , 观众的思维空间就被局限了 , 作诗画画拍电影 , 要懂得留白 , 而不是密密麻麻的信息轰炸 。
诗词歌赋|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