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 中国传统节日 ,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 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 , 民众称为鬼头日 , 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 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 , 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 , 纪念仙逝亲人 , 谓之送 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同时 , 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 , 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民俗由来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 , 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这一天 , 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 , 礼毕返回 , 要奖赏为国捐躯者 , 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 上行下效 , 遂相沿成习 。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 , 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 , 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 , 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 , 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 。所以 , 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 , 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 , “是月也 , 天子始裘”(《礼记·月令》) , 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 , 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 , 为了显示顺应天时 , 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 , 行“授衣”之礼 , 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 , 吃豆羹、御寒冷 。” , “寒衣节”由此而来 。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 , 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 , 以示牵挂和关怀 。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 , 孟姜女的丈夫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 , 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 , 寻到长城脚下 , 不想丈夫已死 , 被埋筑城墙里 。孟姜女悲愤交加 , 向长城昼夜痛哭 , 终于感天动地 , 哭倒长城 , 露出丈夫尸骨 。千百年来 , 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 , 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 , 最后怀抱丈夫遗骨 , 纵身跳海殉夫 。就在跳海的刹那 , 海上波涛澎湃 , 缓缓拱起两方礁石 。据说海上姜女坟 , 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自此 , 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 , 称作“寒衣节” 。
除此之外 , 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 而在江苏地带也有起源于吃“红豆饭”纪念因与地主抗争而被杀害的放牛娃的传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祭拜活动
烧寒衣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 。供品张罗好后 , 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 。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 薄薄的 , 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晌午吃过饭 , 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 , 叫齐一家人 , 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 , 焚香点蜡 , 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 , 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 , 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 , 点火焚烧 。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 , 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 , 一边烧 , 一边念叨:“某某呀 , 你活着时辛苦操劳 , 死了就好好享福吧 , 住豪宅 , 开宝马 , 风风光光 , 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
还有的人家 , 在坟头划圆圈时 , 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 。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 , 以免他们穷极生恶 , 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
- 活动|吉时到送王船迎来新生活 上周举行“送王船”民俗活动
- 创造者|汉字冷知识,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太平天国促进了汉字的简化?
- 留住|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孟海镇民俗博物馆开馆
- 民俗|民俗!这批男子一上场,一下子令莆仙人的眼睛一亮!
- 民俗|满族舞蹈展现满族曾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唯美|史上最唯美的3大姓,如今却流传日本人人皆知,殊不知起源于中国
- 民俗|老照片:这是昔日的湖北仙桃,这些地方有多少人还记得?
- 民俗|人类“握手”礼仪至少大于8000年?谈谈握手礼仪溯源与注意事项!
- 元朝|兀良哈三卫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 民俗|正逢天坛建坛600年 辛丑年《祈年历》对外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