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他是中国核物理鼻祖先驱,因意外错失诺贝尔奖,却一度沦落为乞丐

引言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在《陇头水》中感叹自己报国无路的诗句。一旦国逢大难,其实各个领域的爱国者都是战士,不一定是在对阵杀敌的战场上,就是在科学界,也是一样,科学家们为了保住祖国的科研成果,同样可以化身为战士去拼搏。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其中,我国共有2位获奖人,还有7位外籍华人曾获此殊荣。现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早在1936年,第一位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应该诞生了。
 沦落|他是中国核物理鼻祖先驱,因意外错失诺贝尔奖,却一度沦落为乞丐
文章插图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旧照
01
这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叫做赵忠尧,美国原子弹研制的理论基础便来源于赵忠尧30年代的研究成果。赵忠尧后来又为中国的核物理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赵忠尧被人们称为中国核物理鼻祖,曾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两弹一星功臣朱光亚、邓稼先等知名科学家,可谓桃李天下。
1950年,赵忠尧从美国归来时,美国一位官员认为赵忠尧“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随即以各种办法阻挠他回国,幸好得到了学术界的各方声援以及国内的积极营救。终于在1951年,赵忠尧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沦落|他是中国核物理鼻祖先驱,因意外错失诺贝尔奖,却一度沦落为乞丐
文章插图
▲赵忠尧旧照
赵忠尧在18岁的时候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就是东南大学的前身。由于赵忠尧学业出众,对学习认真诚恳,当时在东南大学任教的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便将他留作助教,随后叶企孙教授又带着工作学习都很出色的赵忠尧一起去了清华大学。1923年,赵忠尧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著名物理学家密里根的学生。1930年,赵忠尧在实验中首次观察到正负电子对的湮灭辐射。
然而在1936年对正电子的发现颁奖时,得主卡尔·大卫·安德森却表示他的研究成果离不开赵忠尧之前所发现的现象。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也表示:“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沦落|他是中国核物理鼻祖先驱,因意外错失诺贝尔奖,却一度沦落为乞丐
文章插图
▲诺贝尔奖奖章
02
1931年,赵忠尧曾经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与物理学巨星卢瑟福一起工作过。没过多久,赵忠尧回到了清华大学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赵忠尧开始在清华大学一边进行科研,一边教授学生。这种日子对科学家来说非常合适,然而,日本人发动了侵略攻入北平,当时并不在北平城内的赵忠尧并没有按照清华老师们的统一安排前往云南,而是偷偷地潜回了北平,找到了好友梁思成家里。
梁思成夫妇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准备第二天就离开北平南下。而赵忠尧特意来找到梁思成,其实是想请梁思成开车载他到清华一趟,他要去拿回一样东西。是什么样重要的东西值得赵忠尧如此大费周章要去拿回来呢?那是50ml镭,是卢瑟福博士给他的馈赠。这个东西如果被日本人获取,赵忠尧肯定不会原谅自己。
▲梁思成与林徽因旧照
梁思成获知事情始末之后,立即开着车一路狂奔向清华园,经过一番周折,赵忠尧终于拿回了被保护好的镭。梁思成本来想让赵忠尧跟他夫妇二人一同南下,但是赵忠尧考虑到自己身上的东西和梁思成夫妇的名气可能会互相拖累对方,为了大家能更加安全地上路,所以最终二人还是决定分头出发。
03
赵忠尧的目的地是长沙,他下定决定一定要将手里的这点镭保住并送到安全的地方。便如宋代文天祥在《扬子江》中所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赵忠尧一路上为了躲避各种盘查,不得不化妆成为难民。他用一个咸菜坛子将被铅瓶保护起来的镭伪装好,随时拎在手中。为了尽量避开风险,赵忠尧尽量选择晚上赶路,可以想象这一路赵忠尧是吃尽了苦头,他的行李几乎已经全部都丢光了,只剩下了手里拎着的那个咸菜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