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紫禁城三大殿地基土层示意图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丹宸永固”展览现场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符望阁漆纱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康熙时期太和殿琉璃脊兽
康熙|“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丹宸永固”展览现场
◎王建南
本周日(11月15日) ,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即将落幕 。为了不错过这六百年一次的约会 , 这几天的故宫人山人海 。
紫禁城在北京城的正中央 , 这座明清两代24位皇帝居住过的皇家宫殿群坐落于南北中轴线上 , 以三大殿为中心 ,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 拥有大小宫殿70多座 , 房屋9000余间 。这里的一砖一瓦 , 一木一石 , 无不铭刻着那些早已逝去的古代工匠们的辛劳 , 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穿越600年沧桑的故事 。
最瓷实的厚:“八大作”之首是“土作”
紫禁城作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 诞生于10万民间工匠长达14年的手工劳作 。标志着最高皇权的三大殿 , 其庄严与崇高无不建立在能工巧匠的汗水之上 。当人们踏着汉白玉台阶缓缓登上高高的台基之时 , 有谁曾经想到 , 在石砌的台基之下是厚而载物的夯土工程 。
中国古建筑建造技术在长期的过程中 , 早已形成了一整套严苛、标准的建筑施工方式与方法 , 被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 , 即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 , 这八项技艺合称为“八大作” 。其中 , 排在首位的“土作” , 承载起为连绵殿宇构筑根基的重要作用 。
土方台基与地基 , 是每一座建筑物持久坚固的保证 。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殿为例 , 其地基的修建经历了极为复杂的过程 。首先 , 必须在选定的位置 , 将原有的自然土层全部掏去 , 然后再重新注入经过处理的土层 , 并加以夯实 , 构筑成崭新的地基 。
以太和殿下的地基垫层为例 , 经工作人员钻孔发现 , 高达8.13米的石基下面的土层是由一层灰土、一层黏土、一层碎砖及一层卵石经过反复交替叠压而成 。其中最为重要的灰土层 , 以石灰和黄土按一定比例配制 , 因此被俗称为“三合土” 。经过此道工序所形成的灰土层具有坚硬密实的特点 , 有利于建筑防潮 , 因为这种办法有效地隔开了自然土壤 , 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建筑物地基经长年累月后可能出现的下沉现象 。
配比之后的灰土层远未达到使用的程度 , 还需要耗费工人的无数体力与无限耐心去夯实 。按照木制夯具的底部尺寸 , 分为“小夯灰土”和“大夯灰土”两种做法 。三大殿作为紫禁城中最高等级的宫殿 , 其地基需要尽可能地坚固与稳定 , 因此工人多采用更为复杂的“小夯灰土” 。
先在开挖的地基处用名为“硪”的打桩工具用力砸地三遍 , 随后撒上一层灰土 , 用双脚踩上一至两遍 , 再用一种尖头的管状工具(拐子)在浮土上戳眼 , 形成密布的“流星拐眼” , 再铺一层灰土 , 挨次踏平 , 待两次铺就的灰土厚度达到七寸后 , 用夯子打上四遍 , 使灰土层更加紧密 。此后便是泼水 , 需慢慢泼洒 , 水量不可过大 , 使灰土达到洇湿 。为了起到吸收水汽的作用 , 还要在湿润的灰土上洒一层砖灰渣 。稍干后 , 即用木夯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