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的李白( 二 )


老百姓欣赏李白“藐视权贵”的风骨 , 甚至为他找到了生理结构上的依据 。传说中 , 李白的腰间生有一块常人身体所没有的骨头 , 名曰“傲骨” , 这块傲骨限制了李白的运动机能:原谅我一生狂傲 , 无法“屈身” 。
周白之白认为 , 最离谱的传说 , 是说李白间接平定了安史之乱 。戏曲《打金枝》里 , 郭子仪用唱词深情回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想从前安禄山曾把兵起 , 他要夺唐室的锦绣社稷 。带人马杀到了长安城里 , 把一个唐天子赶奔蜀西 。李太白荐为父领王旨意 , 率领着众三军前去杀敌 。有为父用尽了千方百计 , 才斩了安禄山儿的首级 。”如果说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救世主 , 李白就是传说中向世人推荐救世主的“超级英雄” 。
这么传奇的人物 , 死亡自然也不能是平平淡淡的 。五代人书中载 , “李白著宫锦袍 , 游采石江中 , 傲然自得 , 旁若无人 , 因醉 , 入水捉月而死 。”人们发自内心地觉得 , 这个男人值得一个有仪式感的死亡 , 于是 , 李白就连死 , 都是美丽而浪漫的 。
在周白之白看来 , 所有这些传说 , 都体现出老百姓对李白的喜爱之情 , 我们喜欢他 , 就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加在他身上 , 通过对偶像的高度美化 , 来寄托自己的心意 , 投射自我的情感 。
“任侠”二字 , 是理解李白的关键词
在周白之白看来 , “任侠”二字 , 是理解李白的关键词 。
任侠 , 也就是以“侠”为任 , 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侠”与“儒”是相对的 , 讲究的是重义气、轻生死 。有别于传统印象中的读书人 , 李白文才天纵 , 但性格上却有着更偏重于“侠”的一面 。他喜好剑术 , “少任侠 , 手刃数人” 。《新唐书》记载 , 李白“喜纵横术 , 击剑 , 为任侠 , 轻财重施” 。李白在《侠客行》中也写道:“纵死侠骨香 , 不惭世上英 , 谁能书阁下 , 白首太玄经 。”从诗中可以看出 , 他对只会埋头读书的儒生是非常看不上的 。
轻财重诺、解人之急 , 也是李白“任侠”的一种体现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自己也写道:“曩昔东游维扬 , 不逾一年 , 散金三十余万 , 有落魄公子 , 悉皆济之 。”李白的轻财好施 , 喜好结交天下 , 由此可见一斑 。
好道求仙——李白是个有“编制”
有证书有师承的正式道士
关于李白的第二个关键词 , 是绕不开的“好道求仙” 。李白喜欢求仙、炼丹 , 服用自制的丹药 , 常常辅以烈酒 。
《旧唐书》称 , 李白“少有逸才 , 志气宏放 , 飘然有超世之心” , 这里说的还不是很直白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就写得很明白了:“请北海高天师 , 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 将东归蓬莱 。”道箓 , 是道教的符箓 , 也可以看作入道的凭证 。周白之白说 ,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 , 李白已经入了道籍 , “用现在的话说 , 他是一个有‘编制’有证书有师承的正式的道士 , 而不是普通的道教爱好者 。”
李白在《古风》中描述自己的求仙之道:“仰望不可及 ,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 永与世人别 。”《韵语阳秋》中称 , 李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 , 身欲为神仙者 , 殆十三四” 。清朝的黄景仁是李白的狂热崇拜者 , 他对李白的评价是:“乾坤无事入怀抱 , 只有求仙与饮酒 。”由此可见 , 在李白的精神世界中 , 求仙问道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
服食丹药 , 狂歌纵酒 , 显然都不是长生之道 。
李白是个政治上的失败者
李白曾被召入翰林 , 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 , 这份类似“艺术顾问”的工作 , 并没有让他实现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 。李白晚年穷困潦倒多病 , 寄居在族叔李阳冰府上 , “枕上授简” , 把自己一生的诗文托付给对方 , 请他整理编集以流传后世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绍 , 李白“出入翰林中 , 问以国政 , 潜草诏诰 , 人无知者 。”这段语焉不详的话暗示 , 唐玄宗曾向李白咨询国家大事 , 李白私下为皇帝起草诏书 , 只是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显然是李阳冰为遮掩李白政治失败现实所做的含混其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