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映乳山

_原标题:红色基因映乳山
乳山是红色胶东心脏地带 , 被誉为“小延安”后方根据地 。战争年代的乳山 , 人人支援前线 , 村村留有党和军队活动的红色足迹 。70多年前 , 乳山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如今 , 乳山人珍存红色印记 , 传承红色基因 。
1
红色乳娘
今年“七一”前夕 , 纪录片《胶东乳娘》观礼在济南举行 。该片以人物访谈的形式真实展现了二战时期 , 在胶东乳山一带 , 一群哺乳期的母亲无私哺育保护在战争中出生的1223名孩子的感人故事 。
1942年 , 山东频遭日军“扫荡” 。忙于革命的父母将司晓星寄托在胶东育儿所 。为隐蔽安全 , 胶东育儿所的乳儿分散到老百姓家中 , 不满6个月的司晓星被送到崖子镇东凤凰崖村一杨姓地下工作者手中 , 后被辗转委托给村里的姜明真抚养 。
70多年过去 , 姜明真居住的老房子早已被荒草淹没 , 周边也鲜有人居住 。老人生前 , 儿子盖好新房要接她搬过去 , 但她迟迟不肯 。“我要等晓星回来 , 怕搬走了 , 晓星找不到回家的路 。”她说 。
当年 , 为躲避日军 , 姜明真带着孩子往山洞里面跑 , 因为孩子太多 , 怕他们哭闹暴露目标 , 她就把晓星带在自己身边 , 把亲生骨肉留在另外的山洞 。等日军轰炸结束 , 她急忙扒开被炸塌的洞口 , 发现自己的孩子为了找妈妈把手都扒烂了 , 之后不幸夭折 。
红色基因映乳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游客在胶东育儿所旧址内参观 王凯/摄
从2000年开始 , 退休后的司晓星踏上“寻根”之路 。她身边总放着一个收拾好的箱子 , 里面装着当年育儿所的老照片 , 随时准备出发 。因年代久远 , 司晓星多次寻亲无果 , 她曾郑重写下遗嘱 , 将来把骨灰的一半撒到乳山 , 守在乳娘身边 。
历经15个寒暑 , 踏遍大半个胶东 , 终于在2015年冬季的大风之夜 , 她敲开姜明真的家门 , 却没等到和乳娘见最后一面 。她大声呼喊:“我欠娘一条命啊!是您用自己的骨肉救了我!”
哺育司晓星的乳娘姜明真 , 先后收养4个八路军子女 , 而6个自己的亲骨肉因为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夭折4个 。70多年前的那些胶东乳娘 , 大多目不识丁 , 但重信重义 , 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孩子的爹妈为了打鬼子 , 连命都不要了 , 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
2
红色觉醒
1938年 ,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乳山崖子镇崖子村成立“三军”修械所 , 为解决战时装备之需 。多年间 , 胶东先后发展起9座兵工厂 , 制造地雷、子弹、炮弹、炸药、步枪等 , 并配套建立研究室、工业学校等机构 。
兵工厂时常转移 , 每转移到一个新地方 , 乳山当地群众都为之保密 。民兵立即站岗放哨 , 不让消息走漏 , 主动腾出房屋给工厂作厂房、宿舍和食堂 , 把战士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兵工厂劳动力不足 , 青壮年农民便到工厂抡大锤 , 摇大轮 , 拉风箱 。敌人扫荡时 , 群众与工人们一起埋藏机器设备、埋地雷 。
从1933年北刘伶庄村成立中共胶东特委 , 到1941年“赤色之地”牟海县划定 , 红色印记遍布乳山城乡 , 铭刻着后方根据地党、政、军、群、干各方面力量从觉醒到奋起的历程 。
在嶞崮山沿海革命老区 , 胶东公学驻扎教学 , 鼎盛时期师生员工达600人 , 为革命输送大批党政军骨干力量 。在马石山、垛山胶东心脏地带 , 兵工厂、被服厂、北海银行等众多红色后方保障机构在此孕育发展 。新华制药厂、华东国际和平医院、胶东军区卫生部四所 , 以及东海医院等7家革命医院 , 也先后在乳山建立、驻扎 。
红色基因映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