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说起西周最后一位君王周幽王 , 一定绕不开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 , 这个“求锤得锤“、”不作不死“的故事本身就非常戏剧性 , 再加上司马迁出神入化的文笔修饰 , 让周幽王成为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君之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如果仔细琢磨 , 就会发现这个故事仍然有难以解释的问题 。
首先 , 古代没有和谐号、复兴号这种快速的交通方式 , 诸侯赶来镐京勤王时效性本来就存疑 , 即便这头周幽王点起烽火 , 各诸侯就马上发兵 , 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 , 少则十天多则数月 , 诸侯才有可能带兵赶来 , 加上各诸侯地理上距离镐京的路途不一 , 基本上是无法做到所有诸侯同时到达的情况 。
因此 , 事实上 , 即便周幽王真的打算要用烽火来调戏诸侯 ,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出现每隔个十天半个月就稀稀拉拉来几个诸侯军队赶到镐京 , 然后发现是消息有误就三三两两离开回国 , 这种情景 , 在故事中笑点如此高的褒姒看来 , 恐怕是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的 。
更何况 , 打仗从来就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 要秣马厉兵 , 算上战前准备的时间 , 恐怕诸侯到达镐京的时间会更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次 , 我们来看一下 , 这个故事 , 故事里周幽王昏庸无道 , 褒姒祸国殃民 , 这样的形象就仿佛向所有人宣称 , 这对君王夫妇德不配位 , 以至于后面亡国失地 , 君主战死、王后被掳走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 周幽王失去王位似是理所应当 , 大快人心 , 演义的痕迹太重 , 仿佛就像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剧本一样不真实 。
我们看一下当时的人物关系 , 当时周幽王宠爱的褒姒是褒国的一位贵族女子 , 褒姒生下儿子 , 周幽王动了废长立幼的心思 , 他废掉了原先申国的王后 , 也废掉了原先的太子姬宜臼 , 这一切都是在为褒姒与她的孩子在铺路 。
周幽王战死的时候 , 正好处于要废立储君的节骨眼 , 而周幽王战死的地点是在骊山脚下 , 骊山的地理位置处于镐京东南方向 , 而并非是西戎所在的西北方向 , 而镐京东南方向正是废掉的王后申后的母家申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种种的不合常理都在表明一个历史真相 , 一个完全有悖于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真相 。
历史上申国是西周设立用来抵抗南蛮异族的诸侯国 , 申国在南方渐渐发展 , 开始逐渐壮大 , 有要脱离王室控制的迹象 , 在这种情况之下 , 周天子必须利用其它诸侯来制约申国不受控制的壮大 , 因此周天子选择了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褒国 , 娶了褒国的贵族女子褒姒 , 给予褒国高于其他诸侯国的待遇 , 企图制衡申国的力量 。
这也不是周幽王的首创 , 在他的父亲周宣王的时代 , 周王室就发现诸侯力量已经开始不受自己控制 , 并开始挑起诸侯之间的争斗来实现周王朝对诸侯的控制 。
在废掉申后之后 , 申后带着废太子逃回了申国 , 引发了周与申国之间的军事对抗 , 周申之间的矛盾爆发 , 申侯自然是咽不下这一口气 , 女儿跟外孙双双被废 , 让申侯开始对西周所在区域开始进行武装威胁 , 周幽王与申国撕破脸皮 , 也出兵东南 , 打算削弱申国的力量 。
于是双方在骊山遭遇 , 爆发了大战 , 申国联合犬戎的军队击败了周的军队 , 并且直截了当地杀死了周幽王 , 攻占了镐京 , 拥立自己的外孙姬宜臼 , 既是随后的周平王 , 至于褒姒 , 她与申后水火不容 , 结局可想而知 。
- 先秦时代|“债台高筑”出处:君王为躲避债务,藏到了高台上
- 先秦时代|晋国纷争——六卿纷争
- 编造|“烽火戏诸侯”根本就是编造?
- 先秦时代|春秋前传:为何幽王专宠褒姒,并且赶走太子
- 先秦时代|从地图看《大秦赋》,赵国太行山防线因“长平之战”而形同虚设
- 先秦时代|韩信与赵括出道前都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后来结果为何差别这么大?
- 先秦时代|西周时期,姬姓遍布全国各地,为何现在很少看到了?
- 先秦时代|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庞涓都是人杰,为何没有一个善终
- 先秦时代|封神演义最强草根逆袭,死了能一步登天,死不成只能享受荣华富贵
- 先秦时代|赵括到底有多无能?败光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他只用了四十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