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从《隆中对》到《出师表》看诸葛亮的战略失误】《隆中对》和《出师表》都是诸葛亮的名著 。但在《隆中对》中 ,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定位 , 是“联吴抗曹 , 三国鼎立 , 共存共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隆中对》原文节选:
“……曹操比于袁绍 , 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 , 以弱为强者 , 非惟天时 ,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 挟天子而令诸侯 , 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 已历三世 , 国险而民附 , 贤能为之用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益州险塞 , 沃野千里 , 天府之土 ,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 , 张鲁在北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 , 信义著于四海 , 总揽英雄 , 思贤如渴 , 若跨有荆、益 , 保其岩阻 , 西和诸戎 , 南抚夷越 , 外结好孙权 , 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矣……”从《隆中对》一文 , 可以看出 , 诸葛亮最初的战略表述和战略定位 , 就是“联吴抗曹 , 三国鼎立 , 共存共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到了刘备定蜀之后 , 因关羽被东吴所杀 , 张飞怒而起兵攻吴报仇 , 之后又是刘备亲自率兵伐吴 , 最终落得“火烧连营” , 大败而回 , 蜀中国力大衰 。
张飞性暴少谋 , 刘备真情报仇缺智也就算了 。但诸葛亮应是清醒者 , 智者 。兵法云:“自古知兵非好战” , 作为神机妙算 , 有战略定力的诸葛亮 , 怎么也犯了兵家大忌?
兵败东吴 , 蜀中衰退已是定局 。所谓“蜀中无大将 , 廖化为先锋” , 即是如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丞相 , 作为军师 , 诸葛亮的地位在刘备死亡之后 , 无人可比 。但诸葛亮此时 , 不知休养生息 , 不知韬光养晦 , 决意以弱攻强 , 攻打曹魏 。即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 又是违备了自已“联吴抗曹 , 三国鼎立 , 共存共进”的战略思想 。
这一点 , 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 , 从诸葛亮攻打曹魏的军事行动上 , 更是清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出师表》原文节选:
“……今南方已定 , 兵甲已足 , 当奖率三军 , 北定中原 , 庶竭驽钝 , 攘除奸凶 , 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
于是 , 才有了诸葛亮六出歧山 , 攻打曹魏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
明知实力不济 , 却要兴兵讨伐 。诸葛亮并非明智 。诸葛亮虽“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无奈却因犯兵家大忌 , 又违背《隆中对》中的战略思想定位 , 最终败多胜少 , 只落得刘禅“乐不思蜀”的结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隆中对》到《出师表》 , 诸葛亮前后战略思想的变化 , 也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误!
个人观点 , 仅供参考 。
- 三国两晋南北朝|关于三国蜀汉的五大冷知识,你可能闻所未闻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里,最容易读错的名字,你都读对了吗?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计得孟获是怎么回事?孔明灯是谁发明的?诸葛亮有何功绩?
- 三国两晋南北朝|襄阳作为汉水旁的小城市,为何自三国以来,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 三国两晋南北朝|他是火烧赤壁的大功臣,智勇双全,为何成为他人口中的无能之辈?
- 三国演义|学习历史知识无从下手?你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保证你受益匪浅
- 上半身|《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啥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
- 优秀|三国时的一次工程失误为什么毁掉了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族?
- 夷狄|被迫还是自愿,魏晋南北朝的胡人政权,怎样走向“华夏化”?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东吴派大将去夷州干啥?夷州是如今的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