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 , 国力的强弱跟后世立国号的根源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 , 还是要从各朝各代立国号的依据上来寻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纵观我国古代的历史 , 许多朝代的国号来源有着很多种说法 。将所有来源综合起来再进行分类 , 大概有三种:
以原来部落的名称或者是发源地的名称为国号 , 比如商朝和周朝 。
以政权创立者的“荣誉称号”为国号 , 比如秦朝和唐朝 。
创立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立的国号 。比如清朝 , 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周王朝受命的象征 , 以展现自己正统地位而设立的国号 。
而韩国之所以没有被后世政权以它为国号 ,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第一种 。
韩国创立者 , 起初只是晋国的卿大夫之一韩氏 。在与赵氏、魏氏三分晋国之后 , 与赵、魏一起以姓氏作为了自己的国号 , 周王室也在随后承认它们为诸侯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 韩国虽然是真正的四战之国 。但与它位置最接近 , 同时对抗意味也是最明显的 , 则是位于其北方的魏国 。
而对于中原地区整体面积的划分上 , 大多数都会把两国划到了一个区域内 , 皆处于中心地段 。
后世在此区域首次建立政权的 , 则是被封为魏王的曹操 。《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夏五月 , 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
魏国的控制范围 , 几乎占据了整个华北地区 , 自然也将韩国当初的势力范围 , 包含在内 。
【先秦时代|同样是战国七雄,为何后世却再没有一个政权以韩为国号?】即便是后世面积较小的政权 , 北魏和西魏 , 它们的势力范围同样也包含了韩国 。所以说 , 在原来的土地上没有新政权建立 , 自然也就不会有继续用韩国名号的政权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地缘造成的结果之外 , 还有一点跟韩国当初吞并郑国也离不开关系 。韩国刚建立的时候 , 定下的国都在如今河南禹县 。
政权创立之初 , 韩国历代的掌权者就想要把隔壁郑国收入囊中 , 而这一想法是从三家分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 。
《战国策》中就有记载 , 当初在分地的时候 , 辅佐韩王的著名谋士段规说:“分地必取成皋 。”
就是劝说让韩王必须拿到成皋这块地 , 韩王有些不理解 , 这块地连水流都没有 , 拿到它毫无用处 。
段规表示 , 这块地虽然非常贫瘠 , 但它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 , 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只要能够掌握这一里大小的地方 , 就能够控制千里之地的得失 。
果然 , 后来韩国吞并郑国的时候 , 就是从成皋这块地方首先发动的 。
在吞并了郑国之后 , 韩国迎来了强盛的十几年 。在这期间 , 韩国将国都从禹县搬到了如今的新郑 。也正是因为这一迁都 , 让韩国失去了最后一丝被后世用到国号的希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为地理政治因素 , 后世诸多历史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 , 都会把郑韩合流于一 。而唯一一个出现的相关政权 , 则是隋朝末年由王世充建立的郑 。而即便是如此 , 跟韩国也没有关系 。
总的来说 , 之所以后世没有出现以韩为国号的政权 , 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原因 , 不能武断地将原因归结为韩国国力最弱 。
- 先秦时代|“债台高筑”出处:君王为躲避债务,藏到了高台上
- 钱币|同样是开国铸币,怎么建炎元宝那么稀有?
- 出家|同样是出家,鲁智深为什么选择当和尚,而不选择当道士
- 先秦时代|晋国纷争——六卿纷争
- 美术|同样是“画比卡丘”,普通人VS美术生,看到秀儿,没忍住笑
- 先秦时代|春秋前传:为何幽王专宠褒姒,并且赶走太子
- 先秦时代|从地图看《大秦赋》,赵国太行山防线因“长平之战”而形同虚设
- 先秦时代|韩信与赵括出道前都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后来结果为何差别这么大?
- 先秦时代|西周时期,姬姓遍布全国各地,为何现在很少看到了?
- 先秦时代|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庞涓都是人杰,为何没有一个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