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毕业即失业?来学习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就业的( 二 )


明朝|毕业即失业?来学习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就业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听起来很美感 , 可是现实很骨感!社学是扎根在乡镇、面向乡间农户的私学 , 也就是古代的私塾 , 又称学堂 , 私塾老师就如同现代乡村民办小学老师 。社学一般规模较小 , 多由一名私塾老师同时教授几十名学童 ,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诗经》等为教材 , 教授学堂读书、习字、算学、礼仪等诸多内容 。私塾老师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束脩” , 往往大多是些米面、木柴或蔬菜等 , 一年到头的收入勉强糊口 , 仅比做工好一点而已 。明代的徐渭、清代的蒲松龄 , 都曾以私塾老师为职业 , 一方面教书育人 , 一方面养家糊口 。
明清时期 , 各府、州、县均设立官学 , 招收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们入学 , 教授、教谕、训导便是官学中的教师 , 主要教授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 。官学中的老师多称为“教谕” , 绝大部分由举人、秀才担任 , 虽说可以算的上入了编制 , 但大多官职低微 , 也即是传说中的九品芝麻官 。教谕们由朝廷发放工资 , 并有专门的学田来增加收入 。明朝著名的大清官海瑞、“异端”李贽 , 便都担任过县学的教谕 , 职位虽不高 , 可也是古代读书人中的古代的铁饭碗 。
明清时期 , 经王阳明、王艮等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提倡 , 持续千年的古代大学教育——书院教育再次兴起 , 于是书院教师如同现代的大学老师一样 , 成了古代读书人眼中的的香饽饽 。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 以可以在著名的书院教书谋生为荣 , 不仅生活无忧 , 而且地位超然 。明清书院的老师地位较高 , 大多真才实学、藏龙卧虎 , 有退休的封疆大吏 , 有终生不做官的儒学大师 , 有名扬天下的大才子 , 真是古代老师职业的最上层 。
明朝|毕业即失业?来学习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就业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教师这一职业 , 经春秋时期孔子开创 , 再由唐代韩愈升格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事业 , 在明清时代由无数的读书人加以发扬光大 。
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 , 对教师表现出很大的尊重 , 大到帝王将相 , 小到士人平民 , 都给予教师相当的礼遇 , 更形成了一股尊师重道的传统 。
笔杆子的魅力:靠抄书真能吃饭
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读书时代 , 都经历过抄写古诗词、英语单词的苦逼抄书日子 , 后来文坛抄袭成风 , “抄书”成为骂人抄袭的代名词 , 却不知抄书竟然是古代读书人养家糊口的正经职业 , 靠抄书真能吃饭!
古代读书人十分看重书法 , 讲究字如其人 ,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字体都要精通 , 几十年下来 , 不少读书人书法造诣极深 , 抄书自然不在话下 , 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多有抄书为职业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就提到以抄书为职业的古代落魄读书人 , 考抄书这项手艺吃饭 , 自力更生 , 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
自汉代起 , 朝廷官方推崇儒家经典 , 并大力开展抄书活动 , 抄书开始成为读书人的专有职业 。到明清时期,印刷术虽已成熟,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手抄书籍仍然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 。明清官方曾多次组织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盛事 , 需要雇佣众多的抄书人 , 花费一二十年才能完工 。而被雇佣的抄书人在此期间为官府干活 , 可算的上临时编制 , 自然吃喝无忧 , 抄书成为不少读书人的兼职 。
明朝|毕业即失业?来学习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就业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清时期 , 通俗小说、话本受到广大民众的喜欢 , 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 逐渐成为一个文化产业 。古代的小说作者、剧本编剧 , 经常灵感一来 , 下笔如龙飞凤舞 , 但写完之后发现 , 经常是潦草的草书或者错别字 , 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写的是什么鬼画符 。甚至遇到作者本人都看不懂的囧事 。所以 , 一本书成后 , 必须请专门的抄书人加以誊写、纠错 , 才算一本最初版本的书 , 然后作者再多次增删、修改一番才能成书 , 例如曹雪芹写《红楼梦》 , 便是批阅十载 , 增删五次才成书 。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 , 必须雇佣不少读书人抄几十本书 , 只有在无数才子佳人中间疯传传抄 , 打响知名度 , 这本书才能有资金 , 加以刊印 , 从而流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