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跨度八百年,共传32代37王,周朝为何能成为长命王朝

回顾中国漫长的历史 , 我们会发现 , 似乎王朝的更迭是家常便饭 , 几千年的朝代史浓缩到几页的朝代表上 , 用我们现代人的阅读速度 , 几秒钟就能翻阅完毕 , 当我们翻阅中国历史的时候 , 特别是夏商周三代之后的王朝 , 你会发现 , 多则二百余年 , 少则十几年 , 一个王朝在烽火中登场 , 又在烽火中落幕 , 然而为何奴隶制为主的夏商周反而还国祚绵长 , 尤其周朝更是将近800年的国祚 , 下面笔者好好说道说道 。
由于对可考古文献的空白 , 关于周朝具体的建国年代 , 史学界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论 , 在此就以从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到公元前二五六年为周朝的起始年代 , 这也是将近八百年的历史 , 这个长寿王朝在众多王朝中一枝独秀 , 对此 , 我们不禁会发起疑问:为什么周朝可以存在了800年呢?原因有三点 。
先秦时代|跨度八百年,共传32代37王,周朝为何能成为长命王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 , 周代初创者的制度设计功不可没
在周朝之前的夏朝和商朝 , 相对于周朝来说 , 因为处于王朝初创时代的局限历史领域 , 它们在制度创设上不免存在着众多疏漏之处 , 夏朝和商朝的最高统治者虽是“天下共主” , 但是实际上他们仅仅是名义上的“主” , 而华夏文明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 仍然处于一种各自独立的方国体制之中 ,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 , 夏商两代的统治是十分松散的 。
前代的失败 , 就是后代的经验 , 面对夏商两代的灭亡 , 周朝的建立者自然会考虑到自身存亡的问题 , 于是在周朝建立之初 , 就采取了分封制 , 这种分封制是基于宗法血缘系统的 , 他们认为靠血缘为纽带就可以牢牢把握住自己对天下的统治 , 这种观点在我们现代看来似乎有些幼稚 , 但是在几千年前的周朝 , 它还真的存在很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靠着分封制 , 全国的领土被分封给众多诸侯 , 诸侯又与天子有着极为复杂的“义务·权力”关系 。
这种宗法分封制度在周朝百年的祖辈流传之中 , 形成一种心理定式 , 即尊崇中央 , 春秋争霸时期 , 虽然已经出现五位霸主与周天子抗衡 , 但是每个霸主的出现 , 都需要周天子的认可 , 比如 , 齐桓公在周天子赐予其“方伯”称号之后 , 才称一方霸主;蛮荒野族之地的秦国也不得不接受周天子在地位上的压制 , 在春秋后期 , 势均力敌的各大诸侯国由于尊崇中央 , 以及各大封国之间的利益制衡 , 也不敢随意轻举妄动那个羸弱似羊羔的东周王室 。
先秦时代|跨度八百年,共传32代37王,周朝为何能成为长命王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二 , 人口稀少 , 生产力低下 , “慢节奏”生活
就拿今天的生活为例子 ,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信息和人的流动越快 , 世界变化地越快 , “慢节奏”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现代化 , 但是正好契合了周朝的生存图景 ,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 , 在几千年前的周朝 , 人口不足百万 , 许多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类似于“刀耕火种”的低下生产效率 , 土地不管在任何时候 , 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 在中国古代 , 土地的最大作用就是生产粮食 , 在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周朝 , 土地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 农耕被视为一种最安稳、最可靠的生活方式 , 获得了周朝子民和统治者的认可和喜爱 , 对土地的依赖把民众牢牢地捆绑在了土地上 。
换句话说:吃饱喝足 , 不会动乱 , 八百年的慢节奏生活 , 各种事物的更新换代都极为缓慢 , 蝗灾、旱灾、洪水、冰雹等恶劣的生存生产环境把人口的增长控制在一个极为低的水平 , 于是数量相对稳定的土地就能养活数量相对稳定的人 , 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 也就少了许多动乱因素 。
土地何其重要 , 周朝最后的覆亡 , 人地矛盾是一个极为尖锐的矛盾 。春秋时期 , 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 , 众诸侯国原有的土地不能满足人口的生存需求 , 周边民族的凶悍民风和中原地区人原有的“鄙视”思维又让诸侯无法在他们那里分得一杯羹 , 于是诸侯国之间不得不相互攻伐 , 在数百年的战争后 , 周王朝轰然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