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钟海珍:扎根图书馆四十载 让书籍抵达每一个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 刘苏颉
钟海珍在贵州省图书馆工作40年。算上退休后返聘时间,到今年,她足足在省图待了43年。数十载图书馆工作生涯,为钟海珍形成一个庞大的记忆库。她试图在记忆里打捞出关键的时刻,但说出来的片段总是琐碎得多。
她说,自己是一个从不摆谱的人。事实确实如此。在她的讲述里,无论是作为最初的“跑库员”,还是作为业界专家到各基层图书馆指导,每一次,不是她被人打动,就是她触动别人。
古籍与史迹“守护者”
在贵阳市北京路中段,一栋刻有大理石浮雕的裙楼式建筑坐落其间,在浓密的树荫中若隐若现,这里是贵州省图书馆。钟海珍在五楼的贵州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查阅古籍研究资料,正好接到贵阳市顺海国有林场打来的电话。
贵阳市鹿冲关森林公园内的“浴火文澜战时书库陈列馆”开放在即,林场有关人员正在和钟海珍商量展陈事宜。一年多来,钟海珍作为特邀专家全程参与陈列馆规划,负责展陈大纲的编撰及史料收集。
这本不是钟海珍分内之事,但这个陈列馆的建造却因她而起。
抵达|钟海珍:扎根图书馆四十载 让书籍抵达每一个人】位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内的地母洞曾是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藏书地,这部书当时由贵州图书馆代为保管。然而时间久远,这段保护历史很少被人提及,直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钟海珍收集论文资料,发现了贵州图书馆有关档案,这个史迹才被人认识和重视。
那是一本《代管文澜阁lt;四库全书gt;档案》,塑料壳封着,里面有各种呈文、训令、电文、信件、经费、收据等,共有273页,详细记载了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的真实情况。
“当我打开后,档案已经生虫了,虫卵像沙子一样充满内页,我顿时就很痛心。”钟海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面容绷紧,音调起伏,好像又回到了那一瞬间,惊喜又失落。由于不是典藏书籍,这份工作档案一直放在业务档案的铁皮柜里,房间内空气不对流,加上贵阳气候潮湿,所以损坏严重。
这件事让钟海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当天晚上就写了一个报告,紧接着在第二天的例会上提出立即抢救省图书馆民国时期的档案。
很快,档案修复工作开始进行。在不久后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钟海珍对参观者介绍到这份档案背后的藏书故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条来自《贵州都市报》的报道被省领导看见,在省和贵阳市两级相关部门中得到迅速反应,地母洞保护和利用自此展开。
曾经荒废在树丛里的文澜山地母洞,从此成了抗战文化地标,一旁的“浴火文澜战时书库陈列馆”已落成,将在明年对公众开放。
热忱的“跑库员”
今年7月,东莞图书馆一位农民工读者吴桂春的留言在网上广为传播,有报道写到了故事背后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若非工作人员看出了读者还卡时的犹豫和留言中的眷恋不舍,这个故事并不会为人所知。
“读者服务是窗口工作,要有心人来做。”同样是身在图书馆工作,钟海珍对这件事深有感触。
1977年,钟海珍作为当年的插队知青,返城后就进入了贵州省图书馆工作。
那时候,图书借阅是封闭式服务,读者借书都要先翻卡片目录,抄写下书名和索书号,然后再由我们去书库提书,也就是‘跑库’。”
钟海珍最初就是一名“跑库员”,三层楼的书库每天来回跑,阅览室和书库的清洁卫生也是她们负责。
“旧时的图书馆书库之间是有夹层的,位于三楼的借阅室,距离底楼实际有六层。我经常要清晨6点多钟就到馆里,从一楼挑水到借阅室打扫卫生,楼上的痰盂也得拿到楼下挨个手洗。”钟海珍回忆说。
40多年前,图书馆运营还很原始,无论是面向读者的借阅服务,还是图书馆内部的后勤工作,都依靠人力解决。
有的人觉得跑上跑下太累,有时候也会敷衍读者说没有那本书。钟海珍从来不耍这些小聪明,每次有读者找到她,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书找到,交到读者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