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国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康熙( 四 )


军事
康熙|中国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康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康熙年间 , 由于平定三藩之乱以及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大量制造火器 , 无论是造炮规模、数量、种类 , 还是火炮的性能和制造技术 ,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同时 , 大清政府所造的大小铜、铁炮达905门之多 , 而其中半数以上由南怀仁负责设计监造 , 就质量而言 , 其“工艺之精湛 , 造型之美观 , 炮体之坚固 , 均为后朝所莫及”。
清朝初年 , 由于战争连年不绝 , 一时间涌现出许多热心武器装备、致力于引进和仿造西方火器的技术专家 。如戴梓就是一位在中国最早制造出具有较高射击速度的管形火器专家 , 这种火器称为“连珠火铳” 。文献记载的“连珠火铳”与故宫所藏的一支康熙年间外国进献的火枪十分相似 。
康熙三十五年 , 在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昭莫多之战中 , 发挥了重要作用 。戴梓仿铸技术比南怀仁更为高超 , 亦成功地仿造了冲天炮“南怀仁谓冲天炮出其国 , 造之一年不成 。上命先生造 , 八日成 , 上大悦 , 率群臣亲试之 , 即封炮为威远将军 , 镌治法官名 , 以示不朽 。冲天炮 , 子在母腹 , 母送子出 , 从天而下 , 片片碎裂 , 锐不可当 。后征噶尔靼 , 以三炮坠其营 , 遂大捷” 。
明清之际 , 对西式武器的研制做出贡献的还有擅造大炮和望远镜的长洲人(今苏州市)薄珏 , 所造铜炮 , 射程可达30里 , 且“每置一炮 , 即设千里镜以侦贼之远近” 。
望远镜发明不久即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 1615年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P.Emmannuel Diaz , 1574-1659)在《天问略》中最早介绍了伽利略望远镜;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远镜说》详细介绍瞭望远镜的用法、制法和原理;孙元化在《西法神机》中也认为西洋大炮辅以“窥远神筒”是战争取胜的第一利器 。
乌兰布通之战后 , 康熙帝更加重视在战争中发挥火器的战斗威力 , 使火器营成为清军八旗兵的新的战斗编成 。清军最早装备火器的是汉军八旗 , 随着战事频繁 , 满洲、蒙古八旗亦迅速装备了火器 。至康熙二十二年 , 在每旗专设一营操练鸟枪 。康熙三十年始选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组建火器营 。设鸟枪护军、鸟枪马甲和炮甲三种营兵 , 满洲、蒙古八旗每佐领下设鸟枪护军3人 , 鸟枪马甲4人 , 炮甲1人 , 共7395人 。由于西方经典弹道理论在战斗人员中逐渐普及 , 火器命中率的提高 , 极大地提高了火力武器的杀伤力 。因此 , 火器在康熙以后不仅成为八旗的主要武器装备 , 而且清军还产生了更专门的火器营的战斗编成 , 完全改变了清军以骑射为主的传统作战方式。
海外贸易
康熙初年实行了迁界禁海政策 , 规定沿海30里的居民内迁 , 片板不准下水 。先是在福建沿海实行 , 后又推广到广东和浙江沿海 。清政府划定濒海范围(从最初的濒海三十里左右 , 到后来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 , 设立界碑 , 乃至修建界墙 , 强制处在该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 , 并对拒绝执行或越界者进行残酷镇压 。这一政策令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无人区 , 所造成的破坏和后遗症远远超过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
然而有文献记载指出 , 在清朝康熙年间 , 原本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渐向外界开放 , 并维持着国内、近邻贸易以及欧洲贸易 。甚至说“全欧洲的贸易量都无法跟巨大的中国贸易量相比” , 并且形容中国的各个省就相当于欧洲的各个王国 , 它们各自拥有自己丰富且多种多样的特产进行贸易 , 而且这倾向于联盟保护的形式 , 在所有的城市里也一样 , 以至官员们在商业界里都拥有自己的股份/分成 , 他们当中有部分人会将他们的金钱委托给值得信任的人打理以保证他们的资产在商业往来中取得成果 , 连平民百姓也可以从商业贸易中得益。同时记载了清朝市集的繁华程度和中外商家的贸易情况 , 又称中国商人在交易时都很诚实可靠 , 跟日本、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马尼拉以及欧洲也有贸易来往。《全球通史》里亦指出 , 康熙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膨胀且发展快速 , 大量的茶叶、丝绸、棉布、瓷器和漆器经广州口岸运往欧洲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