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鲁迅曾经倡议废除汉字?郭沫若:这是鲁迅一生最大的功绩


汉字做为中华文化的结晶,记载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知识与历史,但伴随着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弱,加之欧美列强的侵略,导致的文化不自信差点造成汉字的消亡,具体的开始还要从五四运动说起。
1919年,伴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代表合乎情理恢复主权的要求被驳回,所谓的“和平会议”成了列强的“分赃大会”,面对屈辱不公,青年人、工人不约而同的走上街头共同前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响彻云霄,无数志在救国图强的知识分子、工人,怀揣着理想终于咆哮,当国难来临,匹夫当不惜微薄之力。
 汉字|鲁迅曾经倡议废除汉字?郭沫若:这是鲁迅一生最大的功绩
文章插图
“五四”带来的不仅是反抗精神的觉醒,更重要的是自觉,一种共赴国难济世救国的历史自觉,这也正是这场运动带来的最宝贵遗产。
忧患意识带来了先进思想的传播,冲破旧思想禁锢的新文化逐渐展现,拥有新思想的年青一代开始崭露头角,文艺作品百花齐放,文人巨匠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这是一个“觉醒”的时代,此后中国人的眼里又充满了光,不再浑浑噩噩,亦有精神脊梁。
但过于激进的思想观念,也令很多人完全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迫切靠拢西方,这也导致了某些观点过于偏颇,例如最初由钱玄同提出的汉字无用论,以及谭嗣同、蔡元培等人也要求采用拼音文字,鲁迅先生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说法。
 汉字|鲁迅曾经倡议废除汉字?郭沫若:这是鲁迅一生最大的功绩
文章插图
陈独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钱玄同: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关于新文字》一文同样也公开发表:“认为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当时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并不是喊出的空号,很多知识分子将其落实于实践行动之中,倡议拼音文字的使用与普及;之所以如此迫切的倡议废除汉字,源于欧美列强的影响,而造成的文化不自信,导致只看到的汉字的缺点,而忽略优点。
 汉字|鲁迅曾经倡议废除汉字?郭沫若:这是鲁迅一生最大的功绩
文章插图
而这些文人大家看到了哪些缺点呢?首先,汉字难度较大,造成文字向中下层民众难以普及,很多人处于没有文字、知识的状态;但拉丁文相比汉字则更容易学习普及,难度较小,尽管汉字是自古以来的文化结晶,但相比于文盲众多的现状,还是普及知识的重要性更高,只能忍痛牺牲汉字,尽管拼音文字的准确性远不如汉字,但胜在简单易学,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也能得到解决。
如今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些“名人大家”的言论十分离谱,甚至加以讥笑;但我们要明白时代局限性的存在,极度激进的去汉字推行拉丁文,背后则是“万马齐喑”的黑暗年代。
 汉字|鲁迅曾经倡议废除汉字?郭沫若:这是鲁迅一生最大的功绩
文章插图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致使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国门,就连边陲小国尼泊尔也在西藏地区肆意妄为,洋务运动经甲午海战一役潦草收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方土地被沙俄强占无数,三山五园的绝美园林被大火吞没烧毁,能做到惩戒纵火的强盗吗?不能!
无数赔款条约任人宰割,繁衍千年的文明被称为“东亚病夫”;内部是各派系军阀的割据混战,苛捐杂税甚至收到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这些被肆意欺压的老百姓占绝大多数人口,而他们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知识分子如何不焦急?如何不认为提升国民素质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