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大鼓|一鼓一板一三弦 源于犁铧碎田间


 梨花大鼓|一鼓一板一三弦 源于犁铧碎田间
文章插图
张景哲教学生使用月牙板
 梨花大鼓|一鼓一板一三弦 源于犁铧碎田间
文章插图
张景哲教重外甥打鼓
 梨花大鼓|一鼓一板一三弦 源于犁铧碎田间
文章插图
张景哲和孙女在家排练时,总会吸引邻居前来捧场
梨花大鼓曲调高昂,唱腔优美婉转,行腔自然,说、唱、道、白兼备,从书帽小段到长篇大书,从家长里短到帝王将相,内容包罗万象,叙事抒情交融,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北方农村老百姓的欢迎。
它原名“犁铧大鼓”,也被称为“山东犁铧大鼓”,自《老残游记》之后,开始谐其音美称为“梨花大鼓”,因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传统曲艺鼓书和鼓曲形式,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有一农民去田间犁地,不小心碰到石头把犁铧碰碎,而此人对生活非常乐观,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拿着两个碎片自娱自乐唱了起来,就形成了梨花大鼓最初的调门。
梨花大鼓主要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鲁、冀、苏、豫等广大地区,清末、民国时期在济南盛极一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市巨野县、郓城县流传较为广泛,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最为繁荣,两县文化馆曲艺队还时常组织到辖区公社、大队演出。巨野县开发区毛官屯行政村张景哲是该项目市级传承人,也是第十九代传人。
据张景哲介绍,梨花大鼓最初是在田间地头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地方色彩浓郁,后来形式不断丰富,发展为支架鼓和两枚铁片或铜片,还有乐师以三弦伴奏。演唱者左手执鼓赞,右手执月牙板,边敲边唱,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说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也有二人对唱。唱腔属板腔体,有双八口、慢三眼、二行板、快口、头句腔、二句腔、三句腔等板式。中篇书目唱白相间,短段只唱不说。它也是人们对生活的记录和生命的感受,是生产生活、风俗民情发展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型娱乐形式的兴起,传统曲艺受到严重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梨花大鼓逐渐淡出舞台,一直沉寂数十年。近几年,张景哲开始重操旧业,带领女儿在乡镇农村演出,也在积极收徒,寻找接班人。
文/图 采访人员 时苏建
【来源:菏泽日报】
梨花大鼓|一鼓一板一三弦 源于犁铧碎田间】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