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宫崎正胜:中国为什么能在欧洲之前成为“纸币帝国”?( 四 )


东南亚和印度的大量物产运到泉州。这些物产和江南的大米及其他粮食一起通过东海、黄海、渤海的航线运到直沽(今天的天津),再沿着白河逆流而上抵达通州,从通州再顺着大运河通惠河航行 50 公里,来到积水潭。通惠河上每隔 5.5 公里建一个水闸,共建有 14 个水闸。
元朝时期,中国为什么在欧洲之前成为“纸币帝国”?
唐朝( 618 — 907 )在经历安史之乱( 755 — 763 )后,各地藩镇割据现象严重,均田制(国家将农田分配给农民,农民将收获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到一定年限后国家收回农田的制度)土崩瓦解,政府只能依靠对江南的盐等课税维持收入。
政治的混乱也导致租庸调的实物税征收困难,于是唐朝政府开始通过两税法征收铜钱。这一变化使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但铜钱不便于大量运输,各地的节度使也禁止铜钱外流。为了不被节度使和强盗发现,当时的商人开发出了一种既安全又便捷的汇款技术。
这个技术就是被称为“飞钱”的汇款票据。唐朝商人在各大城市和商品作物的产地建立起商业网络,可以在大城市中用货币换取一种名为“牌”的货币兑换证明,到了其他城市之后将“牌”交给指定的对象就可以换取货币,而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的人则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飞钱”最早只在民间的商人之间流行,后来官方也意识到“飞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于是在租税和专卖收益的汇款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从唐朝末年到北宋末年( 960 — 1127 ),长江以南地区得到了持续开发,中国的经济中心从小麦产地转移到产量高出小麦几十倍的水稻产地。因此,中国农业社会的规模急剧扩大。据说只要苏州和杭州的水稻取得丰收,就足够全中国的百姓食用。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政治城市,到了夜晚路上就看不到行人了。而北宋的首都开封是经济城市,晚上直到凌晨 2 点仍然有夜市开放,行人也络绎不绝。到了早晨 4 点,商贩们便又开始新一天的商业活动。
 欧洲|宫崎正胜:中国为什么能在欧洲之前成为“纸币帝国”?
文章插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随着主要粮食作物从小麦转变为产量更高的水稻,中国的经济规模也随之扩张,铜钱不足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据说北宋在 150 年间发行了 2000 亿— 3000 亿枚铜钱、铁钱,但即便如此,铜钱仍然不够用。
由于铜的产量跟不上,北宋不得不将铁也作为制作货币的材料,四川就发行了铁钱作为流通的货币。但大额交易时,铁钱过于沉重难以搬运,极其不便。于是,民间的金融从业者开始用一种名为“交子”的票据来代替铁钱。
北宋地方政府也注意到“交子”的便利性,于是从商人手中收取了“交子”的发行权,然后根据手中铁钱的数量发行等额的纸币(称为“官交子”)。
在中国,纸币由政府而非民间商人发行。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与在欧洲由民间商人发行的从票据转变而来的纸币完全不同。
“交子”(纸币)发行起来十分容易,政府便开始滥发货币,导致纸币的价值下跌,造成通货膨胀,民众苦不堪言。通货膨胀成了政府从民众手中攫取财富的手段。
元朝( 1271 — 1368 )继承了宋朝流传下来的纸币。
元朝禁止使用铜钱,规定名为“交钞”的纸币为流通货币。因此,当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使用纸币的国家。为防止造假,元朝的纸币上明确地写着“伪造者处死”的字样。
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没有控制土地征收税金的传统,反而对在流通过程中的税收非常重视。因此大量地发行纸币,是一个从民众手中攫取财富的非常便利的好方法。
位于西亚的伊利汗国( 1258 — 1411 )也想采用这种便利的纸币体制,于是从元朝邀请了工匠并尝试发行纸币,但当地商人不认可纸币的价值,遂以失败告终。
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1260 — 1294 年在位)对商业非常重视,将从波斯湾到中国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连接到了一起,创造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商业路线(欧亚大陆环形经济区),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