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子线|野钓实战探讨,短子线和长子线之间,哪一种优势更大( 二 )


 短子线|野钓实战探讨,短子线和长子线之间,哪一种优势更大
文章插图
第一种:流水钓小鱼
流水钓小鱼,最大的问题是走水,在假定有鱼进窝的时候,子线的长短,最大的影响,就是讯号传导的损耗;
如果我们使用长子线,势必会增加浮漂走水的态势,如果铅坠到底,子线过长,就算有鱼给口,除非是死口,否则浮漂几乎都没什么动静;
如果我们使用短子线,则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当然,子线过短,虽然讯号损失能避免了,但是,一定要考虑到一个额外因素,就是走水竿稍必须要压水,子线太短,几乎起不到保护线组、竿稍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流水水域钓小鱼的时候,子线的长度,应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再长,就很影响浮漂的讯号了;
 短子线|野钓实战探讨,短子线和长子线之间,哪一种优势更大
文章插图
第二种:流水守大鱼
在流水中守钓大鱼,几乎不需要考虑走水的问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让钩饵落到窝点,换而言之,只要不是天气们人格、降雨、降雪等极端气候,可能导致鱼层错乱;
大多数情况,重铅、滑铅守底,并且过滤小鱼进窝给口的讯号,只守真实鱼口,这才是我们的首选;
这个时候,我们实战选用子线,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基本功来确定,如果水平一般的钓友,我们可以采用30~45厘米的子线;如果目标鱼体型较大,而基本功又比较扎实,则可以用对折后60~100厘米左右的长度,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
 短子线|野钓实战探讨,短子线和长子线之间,哪一种优势更大
文章插图
第三种:静水小鱼闹窝
在相对封闭、或者流速较缓的水域中,就算使用玉米、麦粒,除非是天然无加工的材料,哪怕是酒泡过的,打进水里,必然也会有小杂鱼进窝闹腾一下;
这个时候,子线越长,落底行程越大,就越容易被杂鱼闹窝所干扰,所以我们可以采用8~15公分的短子线,因为钩饵和铅坠之间的距离很短;
铅坠只要能快速落底,钩饵也必然会快速落底,只要钩饵能落底,就有极大的机会避开小鱼在半途截口,从而增加诱鱼、中鱼的概率;
 短子线|野钓实战探讨,短子线和长子线之间,哪一种优势更大
文章插图
第四种:静水守大鱼
如果水域流速不足以影响到浮漂走水,那么,我们在守钓大鱼的时候,子线长短的选择,则完全根据自己的垂钓思路来选择:
思路一、3.5米以内的水深,用重铅守底,子线长度适中即可
当水域水深在3.5米,甚至是3米以内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长短适中的子线,也就是30~45厘米左右的子线,用重铅守底的思路来守钓;
这个水深,对大体型鱼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一个觅食水深,长短适中的子线,只要做到中规中矩即可,只要窝料不差,钓饵味型不偏差太离谱,中鱼之后,既能起到保护线组的作用,也不会浪费大鱼给口的讯号传导;
总而言之,谈不上什么特别大的优势,也谈不上多大的劣势,再长,基本功不到位的,很难抛准,而且收竿的时候容易缠绕;再短,真有大鱼给口,很容易因为子线过短,卸力太慢,要么拔河,要么打桩,当然,切线的概率非常大;
思路二、3.5米以上的水深,用钓离底,子线越长越好,钩饵触底即可
在野钓3.5米以上水深时,因为水深的缘故,小鱼,或者说小体型鱼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所以,仅仅凭借味型诱鱼,远远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子线摆动诱鱼,来增加诱鱼效果了;
在近几年,有野钓高手,利用对折后60~100厘米的长子线,采用钓离底,或者钩饵轻触底的思路,将钩饵略离窝料一点距离;
因为钩饵没有完全躺底,会因为水底暗流的影响,慢慢的在水中摆动,只要不是频繁提竿,一旦窝料吸引大鱼游曳到窝子附近,很容易被这种慢慢摆动的钩饵吸引,进而攻击钓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