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的悲伤,就是帮TA内心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童年应该是充满欢乐的 , 却忽略了孩子的童年其实是各种情绪元素的组合 , 其中不仅仅有快乐 , 还会有愤怒、恐惧、厌烦和悲伤 。 特别是悲伤 , 孩子在哭着流眼泪的时候 , 往往也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最为焦虑和不知所措的时候 。
在孩子的成长中 , 最不能忽视的竟然是大家最不喜欢的“悲伤” 。 难怪在迪士尼大片《头脑特工队》悲伤被塑造成一个蓝蓝的、圆圆胖胖的忧郁小妹妹 。 她表面看起来像一滴眼泪 , 消极沮丧 , 没精打采 , 但在各种情绪的互动中 , 她却是真正的快乐之母 。 不信 , 让我们仔细端详 , 静静体会 , 和悲伤来个零距离接触 。
文章插图
我们的孩子需要悲伤一个在幼儿园的孩子 , 白天经历了玩具被抢、午睡没有妈妈陪的情况时 , 那种无法全部释放的愤怒或悲伤 , 就会积攒在他的情感背包里 , 当回到家中 , 这个安全的环境、看到熟悉亲切的妈妈 , 他终于可以把背包里的东西卸下来了 。 此时 , 一块掉到地上的饼干、一顿不可口的晚饭都会成为这个孩子卸下包袱的开关 。 于是 , 我们便看到了那个“不可理喻” , “小题大做” , 让人心烦的小人儿在不停地抹眼泪 。
一个孩子正为她死了的小金鱼而难过 , 妈妈对她说:“别难过了 , 宝贝儿 。 ”孩子依旧悲伤 , 因为她不可能不难过 , 妈妈见孩子哭得伤心 , 又对孩子说:“别哭了 , 妈妈再给你买一条 。 ”此时的孩子哭得更加难过 , 并且告诉妈妈:“我就要这只小金鱼!”此时的妈妈呢?会不会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 转而批评她呢?
文章插图
如果是 , 那么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的悲伤升级 , 确切地说 , 是孩子的情绪被干扰了 。 孩子要解决的并不单纯是小金鱼死了、自己难过的问题 , 而又多了一份对妈妈不理解自己的失望和愤恨 , 那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悲伤 。
悲伤是孩子情绪自然康复的心理过程 , 面对极度痛苦的情绪时 , 有一个“非常沉痛阶段” , 即从否定、愤怒、到悲伤、接纳 。 孩子的悲痛也是一样的:我的金鱼不可能死掉!为什么是我的金鱼死了呢?当经历了否定和愤怒的阶段后 , 悲伤接踵而来 , 它是帮助孩子来释放压力的 , 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样的压力激素 , 最后才会是接纳 , 也就是坦然地面对事实 。 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 , 不应该被打扰和阻断 。
【接纳孩子的悲伤,就是帮TA内心强大】显然 , 偶尔的悲伤并不是坏事情 , 不需要急着去制止孩子的哭泣 , 悲伤是情绪的必经过程 , 也是调整情绪的润滑剂 。
文章插图
帮助孩子坦然面对悲伤生活中 , 父母常常会面对孩子的各种头痛状况:香蕉掉了 , 偏偏就要吃地上那一个;拼不好玩具 , 就哭着要把原来拼好的也一起拆掉;在超市里 , 非要买个新玩具而躺在地上哭闹不休……你是否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呢?其实 , 这是因为孩子需要在接受一个现实之前 , 放弃一些东西 , 这种放弃对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
很多父母面对这些状况的时候 , 第一反应是去解释、去劝说 , 目的只是一个 , 让孩子停止哭闹 。 然而越是解释和劝说 , 孩子往往哭得越是厉害 , 久久都不能平静 。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怎么做 , 才能帮助孩子面对悲伤?
文章插图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大脑的构造和发育 。 我们的大脑中住着两个守门员 , 一个是情感区的守门员——杏仁核 , 一个是理性区的守门员——前额叶 。 杏仁核对悲伤、愤怒、恐惧等情绪的反应非常敏感 , 只要发现它们 , 它自己就会被迅速激活 。 前额叶呢?它负责深入的判断力、思考力和情绪调整的能力 , 也就是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避免犯错误、思考行为后果、不要随意哭闹的能力 。
- 越穷越生?25岁宝妈生四胎“无人理”,孩子喝凉水充饥
- 这6种会让饭菜含“致癌物”的习惯,你占了几个?为了孩子赶紧改
- 接连发生孩子误吞异物事件,家长该怎么办?
- 看看学霸的“草稿纸”,懂得自律的孩子,人生就像开了挂
- 色彩心理学提醒你:孩子如果钟爱这种颜色,可能是“抑郁质”人格
- 非遗展演各显神通,东城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玩嗨啦
- 红薯和紫薯的好吃做法,外酥里糯,营养甜香,孩子爱吃的育儿美食
- 茄子搭配五花肉一起炒,鲜香味美,营养解馋,家中孩子特喜欢
- “我不管,我就要”,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家长该进行束缚
- “没挨过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