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很多人交了智商税

都说世界上有两种钱最好赚 , 一种是“女人的钱” , 一种是“孩子的钱” 。 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健康、智力、学习方方面面落后他人 。
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 , 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优秀”、“给孩子最好的” , 交了不少的“智商税” 。 损失钱财不说 , 有的还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
微量元素检测 , 国家已经禁止微量元素检测曾经一度非常火 , 声称只要抽点指尖血 , 就可以测出孩子体内是否缺乏营养素 , 甚至一度在一些母婴用品店都可以测 。
但事实上 , 这样的检测并没有必要 。 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医师2015年12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临床上抽血测微量元素只用于诊断某种疾病 , 一般是针对重度营养不良、过度偏食等症状的孩子才需要 , 目的是发现微量元素的吸收代谢发生异常或蓄积中毒症 , 真正需要做这项检查的孩子其实很少 。 而且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确切依据 , 只能是一个参考 。 如果家长盲目检测 , 给孩子胡乱补充微量元素 , 很可能加重孩子身体负担 。 ①
其实早在2013年10月 , 原国家卫计委网站就发布了《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 , 明确指出“非诊断治疗需要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 , 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等 。
关于孩子微量元素是否缺乏 , 不能简单地凭检测结果 , 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临床症状、饮食情况以及病史等综合考虑 。
学步车 , 导致“O”型腿、“尖足”学步车可谓是许多有宝宝的家庭必备品 , 很多人认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学会走路 , 但实际上 , 看似方便的学步车 , 不仅不能让孩子尽快的学会走路 , 还会导致下肢畸形、足外翻等问题 。
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梁树艺2018年5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提醒 , 学步车会减少爬行时间 , 导致宝宝深度触觉 , 本体感觉等缺失 , 可致感觉统合失调 , 多动等 。 而且发育过程中重心拉高太快 , 从坐位直接到站立位 , 对幼儿的膝踝挑战很大 , 常常导致“O”型腿 , 足内翻或外翻 。 幼儿使用学步车时 , 常用“足蹬”这种反射动作 , 是不经大脑支配的随意运动 , 不但对更快走路没有任何提高作用 , 反而可能导致“尖足” 。 ②
欧洲曾调查了190名婴儿 , 发现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爬行、直立行走的时间普遍比未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晚3~4周 。 因为学步车使婴儿保持直立姿势 , 使婴儿难以把握走路的平衡和距离 。 ③
而且使用学步车的孩子 , 无法进行平衡训练 , 平衡掌握得不好 , 只要离开学步车 , 很容易站不稳 。
儿童酱油 , 含钠量并不低“儿童酱油”、“宝宝酱油” , 宣称专为儿童研制 , 是健康低盐调味品 , 从而倍受家长青睐 。 但实际上 , 很多儿童酱油产品钠含量并不低 。
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邹时朴2020年8月14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 , 有些儿童酱油乍一看 , 钠数值比成人的低 , 但仔细看单位 , 按照同等酱油量算 , 儿童酱油的钠含量可能比成人的还高 。 宝宝吃了这样的酱油容易变成重口味 , 还会加重肾脏负担 。 ④
世卫组织2012年的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 , 一旦儿童过早过量摄入盐分 , 可能会使他们一辈子拥有对盐的偏好 。 ⑤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指出 , 六个月大的婴儿若频繁食用添加盐分的食品 , 他们会比不常摄入含盐食物的同龄人更喜欢咸味 , 在喜好测试中倾向于选择含盐量比一般食品多出55%的食物 。 ⑥
此外 , 有些酱油称其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 但与推荐量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 远不如给孩子吃些贝壳类海产品、蛋黄、坚果等富含锌的天然食品 。 而且宝宝的食物完全不用酱油来调味 , 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 。 ④